正文 第5章 趣味人體(1)(3 / 3)

按照美國航空醫學專家的說法,如果穿上厚實的冬季飛行服,人的耐熱極限達270攝氏度!不過要注意,以上試驗是在嚴密的醫療監護下進行的,我們切記不宜輕易仿效。

相比之下,體內生熱就受不了了。超過正常體溫通常就是有病。體溫若超過42攝氏度,體內的某些蛋白質就可能疑團,生命自然難以維持,所以體溫計的最高度數也隻有42度。1980年7月,51歲的美國亞特蘭大居民瓊斯,體溫一度達到47.5攝氏度,他竟幸免於死。最驚人的是紐約的一位消防隊員,他在救火時受了重傷,體溫曾經高達64.4攝氏度,居然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人類能耐多冷

人類的搖籃在哪裏?科學家的看法傾向於:在熱帶地區。生理工作者也說:人本質上是熱帶動物。如果讓人赤身裸體地躺在二十六七度的房間裏,時間一久他就會感到寒冷。在北風怒號的隆冬季節,就難免“路有凍死骨”了。

但是,人能適應環境,經過鍛煉,耐寒的機能就會增強。接近南極的火地島,空氣中充滿水分,水像冰一樣寒冷。然而,當地人可以不穿多少衣服正常生活。8名挪威大學生在一次耐寒試驗中,赤身躺在布床上,隻蓋一層薄的睡袋,而周圍的溫度接近冰點。第1周,他們的腳凍得劇痛,簡直無法熟睡,後來慢慢地就適應了。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也有較強的適應寒冷的生理功能。他們在屋內點燃動物油的情況下,最冷的天氣裏也能光著上身酣睡。而像企鵝那樣嬉戲於冰河的冬泳愛好者,世界上又何止萬千!

1981年,由於工作人員的疏忽,一個15歲的英國男孩被反鎖在一間冷凍倉庫裏。這個少年靠堅強的意誌,在原地不斷跑步,一直堅持到第二天庫門被打開。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極限的。科學家認為,如在零下40攝氏度時赤身,即使身體最強壯的人,也活不到15分鍾。

前些年,倫敦舉行過一次科學討論會,探討因艦船失事落水的人能生存多久。研究表明:水溫在零攝氏度時,人可忍受15分鍾;5攝氏度時,1小時;10度時,3小時;25度時,1晝夜多。(讀者朋友切記不可盲目仿效,以上數據都是在嚴密的醫療監護下測得的)但有位名叫弗裏索辛的小夥子,遭海難後在冰海中漂遊5小時後才被人救起,專家解釋他能活下來的原因說:他體重140千克,有一層得天獨厚的脂肪。

有一年,人們發現一個少女跌倒在雪地裏,送往醫院後一測量,她的體溫隻有16度,可她竟被救活,而且日後生活正常。根據現有資料,她是世界上有過最低體溫而活下來的人。

人為什麼要打嗬欠

人為什麼要打嗬欠,這似乎是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可是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有人說,打嗬欠是人想睡覺的象征;有人說是由於寂寞無聊造成的;還有人說心情煩悶會引起打嗬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人打嗬欠的呢?

科學家們對這種由緩慢深吸氣和迅速呼氣而構成的無法抑製的呼吸運動進行了一係列的研究。現已證實:人在打盹、疲勞、呼吸係統示意圖寂寞等時候,大腦的抑製過程開始戰勝興奮過程。這時身體的某些部分進入抑製狀態,而呼吸器官首當其衝。由於血管中積蓄了二氧化碳和新陳代謝的其他廢物,呼吸也開始減慢並變得更加深沉了。這影響到大腦的呼吸中樞,便使得人打起嗬欠來了。

在深沉而緩慢的吸氣中,血液裏增加了氧的含量。參與打嗬欠動作的口腔、顏麵、頸部肌肉呈現的緊張狀態,促進了頭部血管的血流速度。這就改善了大腦細胞的供血狀況,並使細胞的代謝過程變得活躍。此外,人在打嗬欠時往往要伴隨著伸懶腰(除非環境不允許)。這一動作使手臂、大腿,特別是脊背的肌肉緊張起來,由此而產生的信號進入腦幹網狀結構,而腦幹網狀結構向上傳導與睡眠和覺醒生理活動有很大關係。所以說,打嗬欠確實會使大腦皮層活躍一段不太長的時間。

科學家們還觀察到更為有趣的現象:打嗬欠並非一定在人們發困、寂寞時發生。他們在機場對飛行員與跳傘員觀察了很長時間,多次發現,這些精力充沛的小夥子偏偏在他們執行飛行任務之前,有不少人開始打嗬欠,有些甚至顴骨部痙攣,原因何在呢?這時,他們之中有誰的精神狀態能和睡眠、疲困沾上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