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趣味人體(6)(3 / 3)

其次,每個人的腦的狀態也很重要。腦的功能低落時,容易出現“幻覺”。一般的腦功能降低是在肉體疲乏時,或者趕上睡意向人襲來的周期。“幽靈”深夜出現,與看到的人受睡意襲來的時間帶有很深的關係。再者,司機習慣駕駛而缺乏緊張感時也要注意。當然欲看見“幽靈”,除了那些條件外,還有外在誘發因素,例如柳枝的搖擺、燈籠之類的東西發光等外在的刺激。加之周圍不是完全一片漆黑,因此,也不能忽視心理狀況,如心裏潛在地存在著出現什麼的恐怖感。所謂恐怖,有極強的迎合性,所以,即使風吹柳枝,或寺院的鍾發出嗡嗡的響聲,也會引起幻想。

如果各項條件具備的話,你也可能會遇到“幽靈”出現。當然,這些條件涉及到地理環境、時間、氣象、人的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並非是人人都能趕上這樣的機會,所以,不像做惡夢那樣,每個人在一生中總能體驗到。

最難解釋的夢遊症

他並不覺得在深夜走出家門,可人們卻曾見他在街頭徘徊;她隻知自己躺在床上,可鄰居們清楚地見她在打水、掃地。

夢遊——睡眠中的無意識行為,是千百年來最難解釋的一種睡眠現象。

傳說法國大作家伏爾泰的一位朋友,他會夜間起床,穿好衣服,有禮貌地向根本不存在的“舞伴”鞠一躬,然後跳起舞來,舞畢又脫衣回到床上。

維也納的一位主婦會在熟睡中去大街購買東西。英國的一位農民會在熟睡中把獸醫請到家中來給牛治病。印度的潘達特.拉姆拉哈被認為是最著名的夢遊者之一,他曾經在一條崎嶇的小道上步行了16英裏,而他自己還沒意識到離開過床鋪。還有報道說,有位醫學院學生,常常深夜去解剖室啃咬屍體的鼻子,然後再回到宿舍酣睡。有一次“作案”時被人“擒獲”,才知他是個夢遊者。還有位女生,三更半夜獨自到解剖室屍體旁複習功課,可她自己卻不知此事。

據報道,北也門發生過一件真實而有趣的怪事。工人葉海亞在一次假死後於夜晚“醒來”,走出了家門。5年後,他的兒女在麥加城的旅店裏巧遇這位“死去”的父親,終於團聚。神經科醫生會診後的診斷是:葉海亞患有“假死後夢遊症”。

更離奇的是,秘魯有個“夢遊城”。此城名叫馬他尼,約有萬名居民。與眾不同的是,這裏夜深人靜,街上有許多人走來走去,有的還在表演,在跳舞。他們中的不少人是穿著睡衣的夢遊者。秘魯和許多國家的專家尚未找到“夢遊城”的秘密,隻能推測:可能與當地的地理特點有關,也可能是遺傳方麵的因素。有材料說:大約1~6%的日本人有夢遊症。

美國著名的睡眠專家、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思.克雷門聲稱:他花了35年時間,犧牲自己的睡眠,專門在夜間觀察人們的睡眠狀況,但他“觀察的睡眠者中卻沒有一個半夜起來行走的”。

然而,夢遊者確實是存在的。西班牙學者認為:許多7歲至9歲的孩子患夢遊病,這可能是孩子對家庭或學校的處境不滿而激起的一種“潛意識的反抗”。並說對這種病不必擔心,不管它也會好起來的;幾乎全部病人“一到性成熟期就痊愈了”。

夢遊者並不因為到處走動而跌倒、碰撞,最後又都能回到原先睡覺的床上。這怎麼可能呢?科學家推測:這大概是潛意識的“肌肉感覺”完成的。

夢境探秘

人都會做夢(有些動物也會做夢),都會與夢幻打交道。

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都把夢看成是神靈的顯示,對夢解釋充滿著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直到19世紀末期,科學家弗洛伊德.弗洛卡裏等人提出,夢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和生理現象。從此以後,對夢的研究和解釋才進人了科學的殿堂。

為了研究夢的內容來源,科學家做了不少夢的實驗。

科學家有意讓受試的人員不吃飯、不喝水,在饑渴交加的情況下去睡覺,結果夢裏都出現了吃東西和喝水或喝飲料的情節,這意味著夢境內容與外來刺激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它們感到太饑餓大口渴,所以在夢境中出現了大吃大喝。

當受試人員正在做夢(用電子測試儀測出)時,科學家用冷水澆淋他們,然後用強光刺激,最後又播放一段音樂。等受試人員醒來後,隻有42%夢涉到水,幾乎沒有有關音樂的內容,更沒有強光。這個實驗顯示,做夢時外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對夢境內容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