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的屍僵是指人體死亡後,因為新陳代謝消失,體內由於乳酸等積蓄過多和三磷酸腺甙分解等原因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從而引起屍體肌肉的強直性收縮。屍僵是在人死了幾十分鍾到6個小時後發生的。一般都是先從頭麵部開始,沿著頸部、上肢、軀幹和下肢發生的。人在活著的時候,眼睛能夠開合,是靠眼輪匝肌和上瞼提肌的作用。出現屍僵後,眼輪匝肌和上瞼提肌都不再起作用了,因此眼睛的開合都固定在生前的狀態。
人死之後是否“死不瞑目”,與其肌肉的收縮能力也有很大關係,如果死者肌肉豐滿,在屍僵時肌肉收縮力比較強,屍僵後眼睛就睜得大,反之就小。有些眼瞼肌收縮不明顯,人們認為是合上眼睛,即所謂“瞑目了”,其實它並沒有完全合攏。因此,“死不瞑目”是人體生理的正常現象,與鬼魂之類毫無關係,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語言之謎
病房裏住著兩個奇怪的病人。
他們不是啞巴,不癡也不傻。就是不會說話。
是不是他們從來就不會說話?
不,這是最近才出現的病症。
第一個病人是位老先生。他能聽懂別人的話,看懂別人寫的字,卻不會用說話、也不能用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隻能像個一二歲的孩子,發簡單的音,連一個完全的句子都說不上來。第二個病人是個小夥子。他原先能說又能寫,現在是既聽不懂別人的話,也看不懂別人寫的字,隻會呆呆地看著你。
醫生說,他們是管說話的腦子——也就是稱為“語言中樞”的地方出了毛病。
噢,原來是這樣!
語言,究竟歸誰管
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兩半,但功能沒有什麼兩樣。直到後來有位科學家提出:人的說話,隻由半邊大腦控製。可是這話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兒童的聲帶短而薄,因而童音稚嫩、纖細。
這樣過了30多年,一位法國醫生,遇到了幾個腦子有病、不會說話的病人。病人死後,這位醫生打開病人的腦子檢查,發現毛病出在左半大腦。不久,又有位醫生證實了這點。於是大家認為左半大腦有“語言中樞”,左半大腦有病或者受傷的人,主管說話的部門受到破壞,他們就不會說話。我們上麵提到的那兩位病人,也正是左半大腦有病。
那麼,兩位病人的症狀為什麼不相同呢?這是因為病變的部位,雖然都在左半大腦,但具體位置並不相同的緣故。
在這之後,不少醫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右半大腦的損害,也可以引起病人不能說話(醫生稱之為“失語”),隻不過左半大腦損害引起的失語多,右半大腦損害引起的失語少(大約要少一半的樣子)。
醫學家原來以為人的語言中樞在左半大腦,右半大腦不管人的說話,醫學家還給這半邊大腦起了個綽號:“沉默的右半大腦”。沒想到,右半大腦實際上也不全都是沉默的“啞巴”。這下把醫學家弄糊塗了。
細心的醫學家還發現,用右手寫字、拿筷子的人,他們的語言中樞,多半在左半大腦;而左撇子的語言中樞,往往在右半大腦。這一來,又給醫學家增加了新的難題:為什麼左利和右利,又和語言中樞的位置發生了關係?這中間究竟存在什麼奧秘?
弄不明白的問題
1935年,有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報導了一個女性病人的情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是位47歲的中年婦女,她是右利,腦的左半大腦皮層得了病。醫生把她的左半邊大腦皮層切掉了。手術前,她不會說話,照理切掉左半邊腦,她應該仍舊不會說話。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等她從麻醉中醒來,問她一些話,她馬上能用簡單的一個字來回答,還說得相當清楚。而且,以後的話還一點點在增多,不幸的是,她在手術3周後就死了。不然,她的語言恢複可能會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