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保險公司在涉及偶然事故所引起的死亡報告中指出,事故的肇事者約有60%是發生在臨界期。例如近年發生的13起飛機墜落事故,其中10起歸咎於駕駛員的差錯。而這些駕駛員和他的助手大都處於臨界期。
美國一家微型汽車公司,向它在愛達荷州公司的60名司機提供了生物節奏表格。當司機處於臨界期時,預先提醒他們多加小心,結果車禍減少了2/3。
日本沃米鐵路公司查閱了1963~1968年間所發生的33起事故,發現其中59%的事故是發生在司機的臨界期。1969年,該公司實行生物節奏計劃,使全年的事故一下子減少了50%。
車輛管理所對交通事故作了一個統計,凡是運用生物節奏理論來指導司機的出勤,就可以減少車禍。莫斯科出租汽車公司為所有的司機繪製了生物節奏曲線圖表,司機處於低潮期時,就發給他們紅色行車證,以提醒他們倍加小心。當司機處於臨界期,就根本不讓出車。
體育界一些人士應用生物節奏理論,對東京和墨西哥奧運會的200名運動員進行分析,其中約有87%的運動員在高潮期時獲得了優良的成績。
瑞士洛迦諾城裏的弗蘭芝.威爾林博士的診所,除急診外,手術的安排都是嚴格按照病人和醫生的生物節奏決定的。一般在病人的臨界期不安排手術。同樣,決無一個醫生在他的臨界期內去給病人開刀。連續數年的病史表明,威爾林博士的診所手術後的並發症發生率減少了30%以上。
但是,生物節奏理論並不能預測將要發生什麼事情。它隻是提醒人們,在某段日子裏可能出現的體力、情緒和智力的傾向而已。一旦人們及時而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周期變化,就可以充分利用它來更有效地工作,或者預防可能出現的不幸。
人的第六感覺
過去,我們隻知道有五種感覺,那是耳眼鼻舌身。耳的功能是聽覺,眼的功能是視覺,鼻子的功能是嗅覺,舌頭的功能是味覺,還有手、足和身體的接觸外部構成了觸覺。多少年來,人們都認為人的全軀就這五種感覺,換句話說,這也是人身的全部功能。可是後來人們發現,我們不隻有這五感,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和知識的增加,還發現一種預先能感到未來會發生什麼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效能很強,現代的人更為重視,於是把這種預感學作為第六感覺。其實這第六感覺,遠在我國春秋時期,佛家學說中的六根,即耳眼界舌身之外,還有一個叫意會的即是。那就是信佛的把雙手一合一算,所要思考的、爭取的或者企求的,即刻從心而來。所以它要用現代話來說,那就是一種預感。
對這第六感覺,過去好多人有誤解,而且加上了迷信的色彩。有人眼皮一跳,立刻注意是左眼還是右眼,因為“左眼跳財,右眼跳禍”,要是真的右眼跳個不停,他的所謂第六感覺中,頓時傳導來的都是倒黴的預感,於是便坐臥不安,像熱鍋上的螞蟻,老感到大禍臨頭。還有,有人一清早聽到烏鴉“呱呱”叫,馬上預感情況的不妙,於是就恐慌不安起來。其實,這不屬於第六感覺,它一點沒有科學性,有的是愚昧的迷信而已。
人是萬物之靈,一定有這種第六感覺。事實也確實如此,所有科學的成就、認知的發展以及深層的創造等等,全都在掌握的知識基礎上,靠預測和預感啟示而發展成功的。在當今生活中,這是一個事實,而且人們都很重視,已經不是稀奇事了。
應該說,這種預感是客觀存在的,第六感覺不是誰創造或想出來的。在世界上,不隻人有,就連高級一些的動物也有。好比大象,在它臨死前,就要找一個無人的偏僻地方,因為它預感到自己快要死了。找到後,它就老老實實地守在那兒等死了。其他的一些象呢,看到這種情況,便紛紛送來一堆食物供它死前食用,然後圍著老象走一圈,以示“告別”。所以,把第六感覺說成是心靈感應,也是沒有多大錯誤的。
目前,有人提出所謂第七感覺,硬說類似耳掖認字等現象,就靠第七感覺來完成。他們說,人體的某些部位可能有著特異的細胞,可以把掖在耳邊的文字和圖畫信息,——一運送到腦部,並可能用一種什麼電磁波的作用,穿透耳邊的紙團,清晰無誤地把紙團上的文字和圖畫傳送到通向大腦的神經區,就此耳掖認字就成功了。要這樣說的話,那第七感覺就是一種類似猜迷的遊戲,或者是一種臆想推測了,那就極不科學了。
神秘的意念之謎
我國古代有個“驚弓之鳥”的故事,說的是,一隻失群而受傷的鳥,聽到有人虛扯弓弦,它便應聲落地而死。契訶夫也曾寫過一位小公務員因為在看戲時,不慎將噴嚏打在一位將軍身上,他恐懼萬分,後來竟無疾而死。這就是意念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