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癡天才之謎
或許你也聽過,天才與白癡之間隻有一線之差,有時這條線甚至不存在。也就是說,這兩種各處一端的東西會同時存在於一個腦袋中。
有一個叫福勒利的可憐蟲,他幾乎一生一世都在法國阿曼蒂歐裏斯的一種精神病院裏度過。
福勒利是一對患有梅毒的夫婦的孩子。他生來就是瞎子,意誌薄弱。由於早年就被拋棄,一間醫院成了他的收容所。在那裏,人們很快就注意到,福勒利在心算上有著非凡的本領,人們試圖教他學會一些正當的行為,但毫無結果。對教導者所解釋的一切,福勒利隻能領會一點。在醫院裏,他摸索地繞著大廳和地麵其他地方行走,就這樣過他的日子。
福勒利有時會自他那白癡的“欄”裏走出來,叫那些科學家感到吃驚。
博學之士聚集在一起,要測試他們以為可疑的他那一如閃電般快的計算能力。福勒利能夠高速而精確地計算,這叫圍觀者驚異不已。
有一次,在12位歐洲傑出的學者和數學家麵前,福勒利被帶進一間房子裏,做一次有關他的不可思義的天才的表演。他靠著牆,癡笑著,在眾多的陌生人麵前,他感到尷尬。陪伴著他的人把一道由那些博士提出的問題向他讀出來:如果你有64個盒子,而你把一粒玉蜀黍粒放在第一個盒子裏,放在第二個盒子裏的玉蜀黍是第一個的兩倍,放在第三盒子裏的玉蜀黍粒又是第二個的兩倍,如此類推,那末,你要在第64個盒子裏放進多少玉米黍粒?
福勒利繼續傻笑,那臉埋在教授們的手裏。陪伴他的人問他把問題聽明白了沒有?他說聽懂了。那人又問他會不會回答?他說會。不到半分鍾,他就把正確答案算出來了。答案是:18,446,734,073,709,551,615。
福勒利,這位阿曼蒂歐裏斯的白癡,曾被安排在天文學家、建築學家、銀行家、租稅征收人和造船家等人的麵前做同樣的表演。每次,他都是在數秒鍾之內算出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表演,直至他死後數十年,有了電子計算機之後,才再度出現。
1849年,美國阿拉巴馬州有一位名叫比頓的領主,他家裏有一個女奴生了一個兒子,叫湯姆.威吉斯。在湯姆身上,發生了類似福勒利的事。
湯姆也是一個盲人,由於他需要特殊照顧,故此他允許跟他媽媽住在那間大房子裏。他漸漸可以獨自在房子裏摸索著行走,但他寧願在那道主樓梯下的角落裏,靜靜地、一動不動地站數個小時。很明顯,他是入神地聽著那個古老大鍾的“嘀嗒”聲。
1855年,湯姆6歲了。在一個歡愉的春天的傍晚,比頓領主一家款待幾位來自蒙哥馬利的客人。其中的一個節目,是由兩位比頓家族的女士演奏鋼琴。這兩位女士,一個是農場主夫人,另一個是農場主的兒媳婦。兩人都曾在波士頓音樂學校就讀,並且都達到了音樂家的水平。
當晚,當客人們全都就寢之後,比頓少奶奶卻聽見了鋼琴音樂,她十分驚奇。難道是她的婆婆在這個不尋常的時刻再度到樓下去繼續她的演奏?她推門匆匆看一眼,就知道她婆婆睡得正香。滿腹狐疑地比頓少奶奶踞著腳走下樓梯,直走到放置鋼琴的那間房的門前。
借著在那個直立大窗透進來的月光,她看見那盲童小湯姆坐在鋼琴前,那短而粗的手指憑著觸覺在琴鍵上飛舞。他正重複地彈著在該晚較早時那兩位女士曾表演過的其中一首樂曲,雖然有缺陷,但毫無錯誤。他隻是在琴鍵上摸了一遍,對它有了一點認識,然後驀地再次“複製”出拍子和音樂,跟他在數小時前聽見的一樣。
這孩子是從一個開著的窗口爬進客廳的。他所重複的音符,是由兩位受過訓練的鋼琴家所奏過的,實在令人驚異。
湯姆.威吉斯,這個盲童低能兒,後來成為一位音樂神童。比頓一家發覺,湯姆具有準確無誤的模仿能力。不管人家演奏了什麼曲子,他都能夠立刻再次演奏出來,連人家搞錯的地方他都能照搬無誤。
湯姆的事跡很快便給傳開了,比頓少奶奶允許他做公開表演。
盲人湯姆在美國和歐洲做周遊表演,曆時25年,贏得了無數人的喝彩,每當他聽完一位鋼琴家演奏之後,便忠實而精妙地把那位鋼琴家的演出再現出來,即使是一些難度甚高的細節,也無妨他的模仿。
從沒有接受過琴鍵知識的湯姆.威吉斯本身是個盲人。他是怎樣成為鋼琴家的呢?這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