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雖然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但它對氣候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在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由於海洋對大氣加熱地理位置的變化,引起全球性的氣候反常。如厄爾尼諾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亞遭受過空前未有的旱災,同時帶給秘魯、厄瓜多爾和美國加州的則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有一次厄爾尼諾效應曾造成了1500餘人喪生和80億美元的物質損失。
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變化的影響也非常大,常常造成我國許多地區的洪澇和幹旱,如1998年的長江洪水;還對氣溫產生影響,造成東北地區夏季溫度偏低,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
厄爾尼諾現象形成之謎是否已經解開?
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成因,迄今科學家尚未找到確定無疑的答案。有的認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發或地殼斷裂噴湧出來的熔岩的加熱作用造成洋流變暖,進而導致信風轉弱和逆轉。另有人則推測,或許是因為地球自轉的年際速度不均造成的。他們說,每當地球自轉的速度由加速變為減速之後,便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有相當多的科學家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是海洋與大氣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當把海洋和大氣看成一個統一的係統時,海洋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在海洋和大氣中產生幾年一次的振蕩,可以解釋厄爾尼諾3至7年的周期性變化。進入90年代以來,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越來越頻繁。1997年發生的厄爾尼諾是上一世紀最強的一次。
厄爾尼諾可預報嗎?
盡管對厄爾尼諾的成因尚未查清,但科學家們在研究它形成原因的同時,已經利用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模式對它進行了預報。美國的《氣候公報》每一期都同時刊登幾個研究工作小組對赤道海溫異常的預報。1986年,美國的凱恩和哉畢阿克曾成功地用一個熱帶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模式提前一年預報出了厄爾尼諾現象將要來臨。這一結果無疑給厄爾尼諾的研究者們以極大的鼓舞。但是對1997年的厄爾尼諾卻沒有人事先預報出來。可以預言,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人類終將能解開這一大自然之謎,並找出辦法,避免它的危害。
厄爾尼諾為什麼喜歡與科學家“開玩笑”?
在厄爾尼諾的研究過程中,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出現了許多戲劇性的複雜變化。1982年,美國的科學家拉斯牟森和卡噴特總結了以前發生的厄爾尼諾,發現海水溫度異常最早出現在赤道東太平洋的秘魯沿岸,然後向西擴展,即異常現象向西傳播。一時間,大家以為這就是厄爾尼諾的變化特點並提出了許多理論進行解釋。但實際上1982年~1983年間的強厄爾尼諾卻是出人意料地明確顯示海溫異常和大氣中的西風異常都是從西向東傳播,於是科學家們又趕快提出新的理論進行解釋。在1986年~1987年間的厄爾尼諾被成功地預報出來以後,科學家們大受鼓舞。但用同樣的方法對1997年厄爾尼諾進行預報,結果卻連厄爾尼諾的影子也沒有見到。另外,1992年~1994年的3年裏,年年都出現厄爾尼諾,以前的理論也不能圓滿地提供解釋。看來,厄爾尼諾現象所以能持續多年吸引科學家的研究熱情,其魅力也許就在於它的“頑皮”吧。
厄爾尼諾怎樣影響台風?
台風是熱帶海洋上產生的強風暴。由於它“脾氣”暴躁,萬噸巨輪也不敢與台風“照麵”,甚至逃跑還來不及呢。但是台風受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卻很大,這就有點像“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在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風數量明顯減少,特別是登陸的台風更少。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因為厄爾尼諾使赤道太平洋大量的高溫海水東移,大氣中的上升氣流區域也隨之東移,沒有這些條件的配合,西北太平洋上台風的“威風”當然就有所收斂了。
厄爾尼諾為什麼對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厄爾尼諾通過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影響了全球的氣候,但如果說它的出現對市場有影響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你相信嗎?1997年到1998年,世界石油的價格一路走低,其中的緣由就與厄爾尼諾有很大的關係。這是因為,通常石油供應商在歐洲和美洲的冬季到來之前都準備了充足的石油貨源,在冬季取暖季節再到市場上賣出去大賺一筆。由於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歐洲和美洲的氣候變化出現了異常,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都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暖冬,石油需求量因而大減。市場供求關係的失衡導致了前所未有的石油低價格。同樣的道理,蟹魚和鳥糞工業因魚獲量的減少和鳥類的死亡導致了世界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上揚,而因厄爾尼諾影響,夏季溫度偏低地區的空調銷售量也會受到同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