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海洋地理趣聞(1)(2 / 3)

世界上哪個地方會有“鬼火”?

在加勒比海上,有個小小的球狀海島,叫聖拉法埃爾島。它距埃斯帕牛拉島幾千米,是個珊瑚島。每當夜幕降臨時,在離島不遠的海上,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呻吟聲,並且不時出現一團神秘的“鬼火”,忽明忽暗地閃爍著。那奇怪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如果是雨夜,則更令人恐怖生畏,好像魔鬼就要從海裏跳出來似的。

這種“鬼火”現象到底是什麼鬼怪發出來的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鬼火”的謎底終於被揭開了。原來,“鬼火”來自茂密的珊瑚叢。透過清澈的海水,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五彩繽紛、秀美綺麗的珊瑚樹互相交錯,形成了一張非常細密的天然大網。當海水向前推進時,珊瑚組成了屏障,把海水一層層過濾,使一種數不清的海洋特有的微生物留在珊瑚上,它們在舒適的珊瑚溫床上迅速地繁殖。微生物越積越多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海底微生物樂園,夜幕降臨,它們便會發出光亮,遠遠望去,忽明忽暗,一閃一閃,猶如“鬼火”閃爍。當海潮一漲一落時,海流衝擊這些珊瑚,互相摩擦,會發出一種聲音,好似哭泣。兩種現象加在一起,就使這片海域染上了神秘色彩。

能夠漂浮的島分布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能漂浮的島嶼不過是一種“人工島”而已。南美洲的“的的喀喀湖”浮島,就是當地烏羅族人將該湖所產的香蒲植物堆積在一起而形成的“島”。由於這些植物比水輕,加之香蒲鋪疊很厚,因而具有很大浮力。亞洲緬甸英萊湖的“浮島”風情又別具一格。這裏的建島材料,是用樹枝、蘆葦和幹草等植物編成可浮草墊,然後再將約1米厚的腐爛植物和約60厘米厚的泥土覆蓋在草墊上,種植糧食、蔬菜和瓜果等。從空中鳥瞰,猶如片片綠洲。

位於巴西北部的馬拉尼翁州的佩納爾瓦城附近福爾摩索湖中,也有一座“浮島”,麵積為1.5平方千米,比歐洲小國摩納哥還要大一點兒。這座“浮島”的土地實際上也是腐爛了的水生植物、樹枝和樹葉一層層堆積起來而形成的硬板塊,厚度可達好幾米。與前麵兩種“浮島”所不同的是,這個“浮島”不用船隻牽引,每年都在一定的時期從湖的一邊出發,頂風漂向湖的另一邊,在來年大約同一個時期,再按原路返回,行程約15千米。

“火湖”的神奇之處在哪裏?

大巴哈馬島位於大西洋巴哈馬群島中,西距美國佛羅裏達半島約96千米,是巴哈馬聯邦的第四大島。它東西寬12千米,南北長24千米,麵積1773平方千米。這個島是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遊客不斷。引起遊客最大興趣的是那神奇的“火湖”。大巴哈馬島上的“湖”,怪就怪在一個“火”字上。隻要夜間遊人乘船把湖水激蕩起來,那水珠濺到水麵,就會出現點點“火花”,船尾還會拖著一條長長的“火龍”。有時候,船兒驚動了魚兒,魚兒咕嚕一跳,躍出水麵時也閃動著火星,就像鯉魚鑽火圈似的。

有人一定會問:這湖水中的火從何而來呢?其實這是一種冷光。湖水中繁殖著大量的甲藻,這種甲藻體內含有大量熒光酵素,當水珠飛濺時,甲藻中的熒光酵素被氧化,就會發出五光十色的“火花”來。當然,你用不著擔心會起火,這種光跟夜間螢火蟲發出的冷光是一樣的。這就是“火湖”的神奇之處。

充滿了神秘之感的寧塞依斯島是怎麼回事?

寧塞依斯島位於大西洋的中部,麵積不足50平方千米。島上叢林茂密,沙灘寬闊,到處是清泉和果樹。但這裏交通閉塞,很少跟外界接觸,是個“世外桃源”。

科學家首先發現,白天島上寂靜得出奇,偶爾有幾隻海鷗在波浪間飛翔。島上沒有人嗎?不是。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土地上種著莊稼,還有一些房子。後來發現,房子裏住著300多人。這些人非常奇怪,他們白天睡大覺,夜晚繁星閃爍、皓月當空時,島民們便走出茅舍,進行耕作、采摘水果或捕魚。勞動之餘三三兩兩地來到海邊的沙灘上輕歌曼舞,悠揚的樂聲久久地回蕩在海空。直到月兒偏西、日出前夕,才回到各自的住處。對外界來說,這個寧靜的海島充滿了神秘之感。

寧塞依斯島民有著“日落而作,日出而眠”的生活習慣,這種生活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這個島並不是什麼“世外桃源”,居住在島上的部落是一個病態的部落。

由於地理位置和曆史的原因,島民的婚配幾乎全有親緣關係,有的家庭夫妻雙方甚至代代都是血親。這種多代近親婚配,導致了一種罕見的隱性基因遺傳性疾病——白化病。白化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把形成黑色素的物質轉變為色素沉積在皮膚、頭發和眼睛的虹膜中。由於缺乏這種黑色素,人的頭發、皮膚、眉毛都是雪白的,正像神話中的“雪人”那樣。這種“雪人”經不得日曬雨淋,因為缺乏黑色素,陽光的照射會引起皮膚潰爛發炎,目光中的紫外線也能灼傷眼睛。因此,島民都懼怕陽光,隻有晚上才能出來活動,這樣便形成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