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神奇的中國島岸(2)(2 / 3)

養馬島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養馬島位於山東省的煙台市牟平區,據說秦始皇東巡時,走到海邊,突然看見一座島上有許多馬在奔馳,其神態甚為神俊。秦始皇以為是天賜,於是便封此島為養馬島,專為秦始皇養馬。從那時開始,養馬島上就開始飼養良馬。現在養馬島上仍養有很多駿馬,並設有跑馬場,讓遊人欣賞海島的天然美景的同時,也能領略到跑馬的樂趣。如果你到煙台旅遊,可別忘了到養馬島騎馬。

因受海洋氣候調節,這裏春冷、夏涼、秋暖、冬溫,為避暑勝地。這座風景秀麗的海島,島前海麵寬闊,風平浪靜;島後礁石嶙峋,驚濤拍岸;島上丘陵起伏,草木蔥籠。東端一片碧水金沙,為優良浴場。養馬島是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區,1991年被國家定為84個旅遊景點之一。島上建有“海底洞天”、“海上樂園”、“賽馬場”等景點。到養馬島旅遊,那裏清靜安寧的環境、純淨新鮮的空氣、濕潤適宜的氣候,的確讓人深感愜意非凡。而種類繁多的海上遊樂項目,除了環島觀海、海邊垂釣、入海暢遊,還有黃昏時的提籃趕海、傍晚後的沙灘篝火、晨風中的海邊漫步。而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品嚐那裏各種品質上乘的海鮮和參加各種樂趣無窮的馬術運動了。

青島的棧橋和“石老人”是怎麼回事?

到青島去旅遊,棧橋是必遊之地。位於老市區前海沿的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棧橋建橋已有100多年的曆史。1891年登州鎮總兵章高元調率兵移駐青島後,先在青島村修建總兵衙門,然後在前海處搭起一座長200米左右、鐵木結構的簡易碼頭,當時隻供軍用,故名棧橋。

如今的棧橋是解放後幾經修建而成的。由公園中突入海內的前海棧橋,北與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伸入青島灣深處,盡頭的回瀾閣,翹角重簷,別致非凡。遊人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外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臥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就是指的這個地方。

從青島市區到著名的嶗山風景區的途中,在公路南麵海邊有個石老人村,村外離岸百米開外的海上,屹立著一塊高18米的巨大礁石,其形狀酷似一位風塵仆仆的駝背老人站在那裏眺望大海。在朝陽的映照下,那“老人”周身閃射著古銅色的光澤。及至近前,連老人的頭發、眼窩、眉骨和睫毛也都依稀可辨。這裏碧波似緞,群峰如屏,山環水繞,野趣逗人。隨著蕩漾的波光,“老人”仿佛隨碧波而起伏。每當風濤湧起,那飛濺的白花花的水沫,如團似簇。景色別致,奇特動人,更增加了這裏的神秘氣氛。這便是富有神話色彩的著名旅遊景點——石老人。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裏住著一位老漁民,跟他的獨生女兒牡丹相依為命。牡丹心靈手巧,才貌過人。龍王聞之,派蝦兵蟹將將姑娘搶入東海龍宮,可憐的老漁民,日夜思念女兒,從此便天天坐在礁石上望海,盼著女兒的歸來,日久年深,便化成了一塊麵向大海的石頭人。這個動人的故事隻不過是民間傳說而已。其實,它不是別的,隻是大自然千百年來精雕的一副特殊的岩石罷了。在很久以前,這裏原是一個伸進大海中的尖形的陸地,這裏的岩石與別處不同,經受海浪的能力很弱,岩石受著風吹浪打而度過了漫長的歲月,經海浪的精心雕琢,使岩石千瘡百孔,嶙峋多姿。慢慢形成一個“老人”的模樣。

如今的石老人,容你將世界絕美的一片黃金海岸納入視野。這裏遠離喧囂,舒展而靜謐,海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已經成為集觀光、度假、商務、會議多功能一體的國家旅遊度假區。

如果朋友們去青島,可一定別忘了去看看這位“老人”!

聞名古今的“蓬萊仙境”存在於廟島上嗎?

廟島也叫長島,聞名古今的“蓬萊仙境”就出現在這裏。扼守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顯然像一道“門栓”鎖住了渤海的“咽喉”。小小的廟島群島是屬於山東省的一個完全由島嶼組成的縣。全縣共有33個島嶼,全部麵積加起來還不到56平方千米。

廟島群島的海麵上有一道奇觀,叫平流霧。在春去夏來或者夏去秋至時,東風緩緩地吹拂著外海的低層霧氣。那雲霧一樣的氣流像瀑布似的緊貼著海麵直瀉而來,近看似銀幔低垂、輕紗遮掩;遠看如島嶼浮沉,時隱時現,真讓人浮想聯翩,沉醉其間,再加上附近的真實景致更使人流連忘返。望夫礁好似等候親人歸來的女子;羅漢礁、香爐礁也都各如其名;北麵的半月灣,彎似新月;千米灘岸上鋪滿了流光溢彩的各色球石,簡直能和雨花石媲美;赫赫有名的砣磯硯石,更是製作文房四寶的上好材料。龍爪山下還有一個奇洞,洞內幽深莫測,洞外怪石嶙峋,洞壁滿是青苔紫斑,偶爾一道陽光射來,立刻璀璨奪目。這海市,這平霧,這景致,讓“海上蓬萊”廟島群島成為引人入勝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