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天地。
道非有,非無,非過去,非未來,道無現在。
人類見多了生離死別,蒼海桑田,便不甘於數十年的生命,於是便有無數先賢開始效法於天地萬物,尋求長生之道,這些先賢留下來的修煉方法經曆一代代的傳承,慢慢形成了一個個的道門。
歲月流逝,有的道門分裂,有的道門合並,有的道門消失在曆史長河,也有無數新生的道門出現在世人麵前。
當時天下道門林立,修道成風,上至皇候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一不向往長生不死。
但是長生不死乃是逆天之事,不但要求修煉之人根性品高,還要有上乘的道法。
而真正有機會拜入道門,學得道法修真的人卻是極少。
所以能拜入道門成為一名道士,是一件萬分榮耀之事。
燕國本來是北地弱國,但是燕國皇室卻是天下第二道門虛皇道的掌教,虛皇道的弟子全部均是燕國皇室陳姓弟子。
天下七國中,盡管燕國最弱,但是各國信奉虛皇天尊的民眾甚多,所以各國對燕國一向都是盡量交好。
衛國占據著天下七洲中最大的中洲,無論國土還是人口還是軍事,都是七國最強,與燕國一直以來也都是友好之邦,兩國相隔的燕水是天下第三大河,最窄處河寬十數裏,最寬處竟有數十裏寬。
燕國北地貧窮之國,很多物品都是靠衛國進口,各國人要想到燕國,也得經過衛國取道燕國,燕水最窄處的風淩渡兩岸,分別是衛國的虎牢關,與燕國的鳳凰城。這兩地是由衛入燕的唯一通道。
但是此日,虎牢關封關,嚴令所有人不得通過虎牢關。
虎牢關是衛國邊關,封鎖的唯一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與燕國隔絕來往。往來於衛燕的客商們無論托關係還是用銀票開道,都沒法通過虎牢關北門。
此外,虎牢關更調來了全衛最精銳的虎衛軍四萬人。
虎衛軍是衛國皇室禁軍,共有六萬,是全衛最精銳的軍隊,負責保護衛皇的安全,現在竟然調了四萬來虎牢關,所為何事?
一時眾說紛呈。
這時,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出。
這消息一經傳出,馬上就如瘟疫一樣幾日間傳遍天下。
這消息便是:燕國鳳凰城的真武道門掌教李神通,在三年前得到了一口寶劍,此劍並非凡品,而是一萬年前天下第一道門鴻均道的掌教之劍。
這柄寶劍不但是鴻均道的掌教信物,裏麵更記載了鴻均道的無上道法。
鴻均道雖然已經在世上消失了萬年,但是像他這樣的第一道門,隻要提起世人無人不識。
燕國是七國中最弱之國,為什麼可以數百年不被衛國吞並?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燕國皇室來自虛皇道門。虛皇道是天下第二道門。
盡管虛皇道不收外姓弟子,但是虛皇天尊卻仍然得到諸國民眾的信仰。諸國無論哪國,若想進攻燕國,首先就得麵對來自本國及諸國虛皇信徒的反對。
為什麼這麼多人信奉虛皇天尊?原因很簡單,因為虛皇道是天下第二道門。
道門的排行,與世俗的皇權無關,隻是道法的深淺有關。虛皇道曆代高人輩出,道法之精妙僅次於千餘年一定穩居第一的太上道。
一個第二道門的地位便讓燕國以弱國立國數百年不倒,若果其它諸國皇家若得到鴻均劍,學得鴻均道法,就算奪不了太上道第一道門的名頭,至少也取代燕國虛皇道成為第二道門。
這消息一傳開,衛國鎖關封界的意圖便十分明白了。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奪劍,未來甚至可能是一場又一場的戰事。
一時不止衛國皇室按兵欲動,各國誰不想成為萬民敬仰的天下至尊道門?
不止各國皇帝,世間所有道門的高手都出動了。
燕水是天險之地,普通民眾無法橫渡,但是對於有各國朝庭暗中支持的勢力或者道法高手來說,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鳳凰城,一夜間成為天下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