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鏡子的發明(1 / 1)

公元前三千年,埃及和亞洲西部一帶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銅錫合金的生產技術。埃及人把青銅板打平磨光,可以照出入影。這就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銅鏡子。這種鏡子照出的人像模糊不清,效果不理想。

公元13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玻璃工業非常發達,特別是威尼斯城生產的玻璃馳名世界:1291年意大利政府以保護玻璃生產安全為名,強令全國所有的玻璃工匠全部集中到穆拉洛島上從事生產,實質上是防止玻璃生產技術被別的國家學走。意大利政府給遷入島上的工匠極其優厚的待遇,並出高價鼓勵他們發明創造。但是有一條嚴格的規定,任何人不能泄露生產技術,對泄露生產技術者一律處以死刑。

1317年他們首創平板玻璃的生產技術。

1508年,島上的玻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倆,在試製鏡子過程中采取新的方案,把水銀(汞)倒在製成的錫箔鏡子上,水銀慢慢溶解了錫,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錫汞合金。這種錫汞合金比錫箔層更加致密,反光能力更強,照人時影像逼真,與真人一樣。鍍銀鏡子試製成功了。這是一個新發明,從此開始了人類用化學方法製鏡的新紀元。這種鏡子很快聞名全國,暢銷全球。當時這種鏡子價格是很貴的,意大利人賺了許多錢。

16世紀初,法國國王結婚,意大利國王派出專使送給法國王後德美第西斯一件小禮物——一麵小鏡子。王後拿起鏡子一看,自己美麗的容顏立刻出現在鏡子裏,,她欣喜若狂,到處炫耀這件寶物。在當時這是法國唯一的一麵玻璃水銀鏡,據說價值15萬法郎。於是,法國貴族們都爭相效仿王後,千方百計地要得到一麵鏡子。在法國出現了鏡子熱,人們喜愛鏡子成了一股風氣,他們用鏡子裝飾房間櫥櫃、馬車等。威尼斯商人迎合法國貴族們的需求,把大量玻璃鏡子運進法國。因而法國的大量金錢流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手裏。

為了挽回經濟損失,法國國王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一位大臣建議自己國家開辦鏡子工廠。可是當時法國沒有人會造鏡子,國王覺得很難辦成。一位老臣走近國王旁邊,悄悄地建議搶劫意大利的造鏡子工匠。國王聽後轉憂為喜,立即派一名親信出任法國駐意大利大使,命令他不惜代價地從意大利穆拉洛島偷渡幾名工匠回國。大使通過秘密渠道用大量金錢買通了島上一個小雜貨店老板。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法國一條小木船偷偷地駛進穆拉洛島礁石叢中,三個威尼斯工匠鑽進了小船。幾分鍾後這條小船向遙遠的彼岸駛去,就這樣,三名製鏡工匠被秘密運到了法國。

幾個月後,法國有了一座玻璃鏡生產工廠。法國製造的鏡子式樣美麗、精巧、新穎、大方,贏得了市場。鏡子的生產技術再也不是秘密了,很快由法國傳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