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醫院 主任醫師 王 豪
編輯同誌: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並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大多會出現間斷性蛋白尿,繼之會出現持續性蛋白尿,最後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根據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表現及發病機理可將其歸納到與中醫消渴病並發的“漏微、水腫、腰痛、關格”等病的範疇。
臨床實踐證實,中醫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較多,療效也比較明顯。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現將糖尿病腎病常見的六種症型和相應的治療方法介紹如下,供患者對症選用:
一、治療胃心濕熱、脾腎不足型糖尿病腎病
該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常見症狀是:腰膝酸軟,夜尿頻繁,尿多混濁,乏力納呆,心煩寐差,口幹不欲飲、或黏或苦,舌暗紅或紫嫩,苔白微黃而幹或黃膩,脈沉滑或濡。治療該症的原則是:清胃瀉心、健脾益腎,可選用白茯苓丸加減,其具體方藥為:白茯苓、萆薢(音畢謝)、蛇床子各15克,天花粉30克,黃連10克,太子參、熟地、磁石各25克,玄參、覆盆子、石斛、雞內金各20克。伴有淤血者加益母草、丹參、川芎;伴有痰濕者加蒼術、佩蘭、海蛤殼;伴有大量蛋白尿者加金櫻子、芡實、山茱萸。
二、治療肝腎陰虛型糖尿病腎病
該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常見症狀是:腰膝酸痛,咽幹口燥,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口苦便秘,目澀而暗,尿濁不暢或肢體有輕度水腫,舌質暗紅,或紫淡而嫩,苔多薄黃而幹,或薄白少津,甚或少津無苔,脈弦細或細弱而數。治療該症的原則是:滋補肝腎、疏肝清熱,可選用消渴八味丸(自擬方)合逍遙散加減,其具體方藥為:枸杞子、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柴胡、白術、黃芩各15克,仙靈脾25克,肉桂7克,當歸12克,杭白芍20克。伴有尿黃赤者加萆薢、土茯苓、白花蛇舌草;伴有血尿者加旱蓮草、白茅根、丹皮、大薊、小薊、茜草;伴有腰酸痛甚且乏力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尿中多泡沫且蛋白量多者,加薏苡仁、芡實、黃柏、覆盆子;伴有大便幹燥者加熟大黃、首烏;伴有顏麵或肢體水腫者,加仙靈脾、豬苓、車前子,或用豬苓湯合二至丸化裁;伴有口渴多飲者加生石膏、知母;伴有肝陽上亢者加石決明、夏枯草、磁石、生牡蠣。
三、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腎病
該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常見症狀是:神疲乏力,自汗或盜汗,咽幹口燥,心悸氣短,腰膝酸痛,腹脹便溏,肢體水腫,舌紅少苔,或舌質淡嫩,苔剝脫,脈細數或細濡。治療該症的原則是:補腎健脾、益氣養陰,可選用參芪地黃湯加減,其具體方藥為:太子參、玄參各20克,生黃芪25克,生地30克,山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白術各15克。伴有局部水腫者加五加皮、大腹皮、澤蘭、黨參;伴有血尿者加阿膠、當歸、仙鶴草、三七粉;尿中泡沫多或有蛋白尿者加金櫻子、白花蛇舌草;腰膝酸痛者加川續斷、桑寄生、狗脊;舌有淤斑者加丹參、桃仁、川芎;伴有大便幹燥者加首烏、麻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