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爸老媽,我有話要說(1 / 3)

【按語】劉晟亞同學在經曆過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的失敗,以及北京市“三好學生”資格評選的意外落敗,經受住了挫折、痛苦和委屈,依然能振作起來克服重重困難,“信自己”是她最好的安慰劑和興奮劑,最終以文科634的裸分拚進北京大學,實現3個1,一本、一院校、一專業,也成為班級中考進北大清華的11名同學中為數不多的沒有任何加分的學生。正因為這份自信、自勵和自強成就了今天的劉晟亞,也一定會讓她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肯定有非常用心、上心的家長,無論采取的那種教育理念。劉晟亞媽媽就是這樣家長,每每有我們高考誌願填報係列講座時,她都會積極參加,用心學習。正如劉晟亞同學所說的那樣,“每每我遇到困難和壓力時,都會想到我的榜樣媽媽,頓感士氣大振。這種將軍的表率,已然超越了瑣碎的陪考工作,而是在心理上找到了與孩子的共鳴點,足以支撐她勇敢地走下去。”家長以身作則,自我表率,自然會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

因此說,家長不僅僅要做好“後勤部長”,更要成為孩子的“戰略參謀”,充當孩子的穩壓器、推動器,在高三的備考之路中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劉晟亞同學以過來人的身份跟大家分享著她在備考過程中的心路曆程、應考策略以及親子關係,應該說她的這些心得和經驗對於新的高三家長和高三生來說具有很好的借鑒指導作用。

和孩子們並肩作戰、共同成長

——致各位將領們(考爸考媽)

作為一個考生,或許我無法將很具體的方法和親身體驗分享給大家,但我想,從孩子的角度來給各位叔叔阿姨以建議,更有利於您們了解孩子的心理吧。

1.無為or有為?

陪考這件工作,伸縮量是很大的,靜坐旁觀而無為是一種態度,積極行動而操心也是一種態度,而如何掌握一種平衡在我來看是很重要的,走向任何一個極端都讓我們痛苦不已。從分工上,建議父母雙方隻一方做積極分子,另一方則旁觀就好,孩子累了時負責聊聊高考外的趣事,大事上提供些許建議即可。這樣既可以節省父母的精力,又可以使孩子在滿腦高考外找到一點空間。從具體操作上,實是很難的一件事。高考的孩子壓力大,家長很有可能因掌握不好這點而徒增孩子的焦慮感。政策、消息、建議種種,家長自己吸收越多當然越好,但注意一定要有選擇地透露給孩子。

2.保持積極的心態,激勵最重要

我當時最怕的一件事並不是自己遇到困難,而是家長和老師對我失去希望。很多學生,包括初中時的我自己,學習不好並不是因為能力上有欠缺,而是他們遇到了自己難以控製甚至難以發現的心理難題(可參見致各位勇士們)。我相信凡是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沒有一個是不想好好學的,他們隻是困惑於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慣於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相比,如若不及,便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地重複:“你瞧瞧人家……你怎麼就不好好學……你是永遠達不到的。”或許您說的沒有錯,但一味地強調消極的結果,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隻能達到嚴重挫敗自尊心及自信心的效果。有的孩子會在學習時毫無動力,因為我們的大腦會不自覺地認可重複的信息;有的孩子則幹脆表現出玩世不恭的態度,實際上內在邏輯則是,與其在努力後能力被人否認,還不如拒絕努力。且各位家長一定要堅信,最後一年經過努力衝上來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但求全力拚搏一把,高考便成功了。隻有您們心存希望,孩子們才有可能有希望。若出了問題,家長們不要隻關注目前的表象,而要幫助孩子一起發現他學習方法、習慣、心理上的種種問題,找出解決它們的方法。同時細心關注孩子的哪怕一點進步,適當的激勵是很重要的。

3.做一名“猛將”

高考這場惡戰,家長是將軍,孩子則是士兵。將軍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視。記得我校高三舉行成人儀式,學校邀請我媽媽在禮堂演講。從小便最怕公共演講的媽媽,竟然答應了。我看到整個準備過程中她的焦慮不安,上台時的微微戰栗,成功後眼角的淚光,儼然就是我們高考過程的縮影。之後媽媽告訴我說,她何嚐不想退縮?隻是想到我也正麵臨著同樣的艱難挑戰,便知道她一定不能退縮,一定要為我的戰鬥衝鋒。確實,每每我遇到困難和壓力時,都會想到我的榜樣媽媽,頓感士氣大振。這種將軍的表率,已然超越了瑣碎的陪考工作,而是在心理上找到了與孩子的共鳴點,足以支撐他勇敢地走下去。我想各位家長不妨也試著給自己創設一個挑戰,帶著孩子一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