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紅粉佳人、笑靨如花——佳麗名妓之謎(4)(1 / 3)

西湖邊,錢謙益與柳如是又開始了那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順治五年(1648),柳如是生下了一個女兒,老年得千金,錢謙益喜不勝收,更加醉心於平淡而歡樂的小家庭生活。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這一年,一件飛來的橫禍又落在了錢謙益的頭上。他的門生黃毓琪因寫詩諷刺清廷而受責,事情竟連蔓帶枝地牽連到錢謙益身上,他被總督衙門捕入了大牢。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產後臥病在床的柳如是掙紮著起來,冒死上書總督府,要求代夫受刑。總督府感其誠心苦意,又查證錢謙益確無亂上之舉,便將他放了出來。

寧靜的生活又過了十餘年,錢謙益83歲那年病歿於杭州。丈夫死後。47歲的柳如是受到錢氏家族的排斥,為了家產之事,那些人與她糾纏不休。丈夫去了,她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當年,她用三尺白綾,結束了自己風風雨雨的一生,追隨錢謙益於九泉之下。

俠妓王翠翹抗倭寇之謎

王翠翹,原名馬翹兒,山東臨淄人,為拯救家庭,賣身贖父,落為娼妓,後逃離娼門。她傾城傾國貌,才華拔萃,美態娉婷。天稟聰明,才華似錦,既嫻詩畫,又會歌吟。按宮商,調五音,稱絕技,藝精胡琴。倭寇犯江南,擄翠翹而去,成了徐海的壓寨夫人。徐海敗死,她投江自盡。

抗擊倭寇是以兵勇為主,與妓女似乎扯不上關係,但當時的秦淮名妓王翠翹,卻憑著自己的美色和柔情,以四兩撥千斤之勢,力挽危機,在驅除倭寇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人讚為“俠妓”。然而,這種豔質俠骨的女人,並沒有因功得賞,反而為此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從嘉靖三十一年開始,一些日本浪人從我國東西沿海一帶登陸,與當地的黑道人物勾結起來,為非作歹,侵擾一方。他們先是偷雞摸狗,繼而打家劫舍,慢慢地膽子越來越大,甚至舞刀動槍,攻占城鎮,攪得江蘇、浙江、福建三省沿海地區雞犬不寧,民不聊生。因日本浪人多矮短粗壯,所以老百姓憤稱他們是“倭寇”;而那些與他們狼狽為奸的本地土匪,看上去外表與他們沒有多大差別,所以也混同於倭寇之列。

朝廷曾多次興師動眾驅剿倭寇,無奈他們憑著海陸交通便利的優勢,聲東擊西,行蹤飄忽,神出鬼沒;害得聲勢浩大的官兵東追西捕,疲於奔命,效果卻不佳。

王翠翹祖籍是山東臨淄,因父母早逝而流落街頭,不幸被人販子收留,輾轉賣到金陵的妓院中,妓院鴇母見這個山東小丫頭長得端正可愛,且又靈俐敏慧,便悉心調教,教她以歌舞琵琶、文字書畫,使王翠翹成了個明豔而多才多藝的雙料佳人。剛至及笄之年,鴇母便在秦淮河畔為她樹起了豔幟,招徠四方客人。不久,王翠翹便以出眾的姿容和才藝而豔名遠播。這位山東大妞,雖然學會了溫柔綿軟的吳語吳歌,然而性情卻仍留著山東人的那份直率和火爆。她不能象江浙美女那樣對客人一味地曲意逢迎、阿諛奉承,為此竟得罪了不少位高權重的達官貴人和腦滿腸肥的富商,不免影響了妓院的生意和收入,鴇母打躬作揖給客人賠了不少不是,自然對王翠翹產生了不滿。

當時,妓女最終的歸宿多是被嫖客贖身娶為妻妾。秦淮河畔的名妓都以嫁給官家或文士為榮,若是被商賈之人量珠聘去,那可是窩囊透頂的結局。鴇母為了懲治王翠翹的不順,硬是強迫她嫁給了一個年老的富商為妾。王翠翹先是頑強不從,後來卻想出一條計策:先假裝十分順從地答應了婚事,待富商出錢為她贖了身,隻等擇吉日來迎娶的時機,帶著她的貼心小婢綠珠,攜首飾細軟,偷偷溜出妓院,逃到了嘉興。

在嘉興,她們租了一條船作為棲身之地,終日遊蕩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上。靠著翠翹曆年來的一些積蓄,短時間內她們的生活尚不成問題,然而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王翠翹也曾想過重操舊技,但想到自己現在的身份是私奔的姬妾,若大張旗鼓地招賓待客,說不定金陵那邊的富商聞迅前來追究,豈不又落羅網!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找一個人委身相隨,才能得到幾分安全感。然而,一時之間,又到哪裏求找一個可靠的人呢?王翠翹帶著綠珠,天天徜徉於湖畔樓頭,茫然無措。當地人很難猜透她們的身份,看翠翹裝束華麗,舉止不俗,象是攜婢出遊的富家千金;察她眉目間春情蕩漾,又似煙花女子的神情。正因為她這種神秘莫測的形象,使得一般沾花惹草者還不敢隨便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