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康熙得了一種怪病,宮中禦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見病情好轉,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藥。
這天,康熙獨自出宮微服夜遊,來到一條街上,發現有一個小藥鋪。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小藥鋪裏卻燈火通明,還聽到那裏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康熙心想,宮中禦醫不過是一些庸才,沒有什麼真本事,真正的人才還是在民間。於是,康熙便上前敲門。
郎中見有來客夜訪,便問:“閣下深夜造訪有何見教?”康熙說:“我得了一種怪病,渾身發癢,起紅點子。請了好多名醫,都沒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給看一看?”郎中說:“好,請你脫去上衣,讓我看一看。”康熙脫去上衣,郎中隻看了一眼便說:“閣下不必擔心,你得的不是什麼大病。隻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長期吃人參,火氣上攻,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癢。不難。隻要用些藥就會好的。”說著,他便開了個藥方。
康熙回到宮中,按郎中的藥方治病,果然好了。康熙十分高興,就再次去了小藥鋪。郎中一見康熙麵帶笑容,便知他的病全好了。康熙道謝之後,說道:“常言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依你高超的醫術,我可以力薦你進宮擔任禦醫。”郎中笑了笑說:“我以為,行醫者應為普天下百姓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進皇宮當禦醫,盡管享盡榮華富貴,可不能為天下老百姓治病。”
康熙說:“那你為什麼不開問大點的藥鋪,為更多人看病呢?”郎中說:“我也是這麼想的,隻是我沒有這麼多的本錢。”康熙說:“若真要建藥堂,叫什麼名字好呢?你看‘同仁堂’這個名字怎麼樣?”郎中笑著說:“這名字不錯。”康熙說:“我會幫助你的。”說完,康熙拿起筆來,順手寫了一張字條,又蓋上印章,然後說:“明天你到內務府衙門去一趟。”說完,告辭而去。
第二天,郎中拿著字條找到內務府衙門,遞上字條。不一會兒,就出來一個太監,把他領進門內,來到一個大屋子前。太監打開屋門,朝裏一指說:“這些夠不夠你的藥錢?”郎中大吃一驚,滿屋子全是銀子。這時,隻聽太監說:“萬歲爺有旨,你給他看好了病,分文不收,他要送你一座同仁堂。”郎中這才如夢初醒。
沒過多久,一座大藥鋪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
69
張小泉剪刀的由來
張小泉剪刀中外聞名,它是怎麼來的呢?
傳說,很久以前,張小泉的母親在山腳下一個泉眼邊洗衣服時生下了他,因為他一出世便掉進泉水裏,所以取名“小泉”。
張小泉家中貧窮,從小跟他爹以打鐵為生。成年時,學了一手好本領。後來,張小泉娶了媳婦,生下了3個兒子。他們父子4人來到杭州大井巷開爐做生意。
有一天,井水由清甜可口變得臭氣熏天。聽人們講,這水底有兩條烏蛇,每隔幾年就在井底交配下蛋,把井水攪得像爛泥水。幾十年來,人們毫無辦法,隻好停業搬家,一躲了之。
張小泉看到這種情況,就買了兩壇老酒,一口氣喝幹,又讓兒子給他把大錘拿來,勇敢地跳入水中。張小泉跳到井底,發現兩條烏蛇正交頸纏在一起,便掄起大錘。“當當”兩下把兩個烏蛇頭砸扁了。張小泉提著兩條死蛇回到井麵,人們看到後又驚又喜,都誇張小泉不愧是鐵匠,把這兩條鋼筋鐵骨的蛇精給消滅了。
由此,張小泉就從兩條死蛇的形象中得到啟發,製成了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