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智慧篇(3)(2 / 3)

智慧不像智商,無法精確測量,它是無形的。它包含人生的各個層麵,像透視力、自發性、創造力和社會技能。智慧是你認知的感覺、一種直覺。被視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說:“智慧是以非習慣性的態變去看待某件事。”它是用新鮮的目光去觀看一個老問題,當你發現並且開始信任你的智慧時,你就會將自己從固定的慣性思考模式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中釋放出來,而且可以輕易地邁向喜悅與繁榮。簡單地說,智慧就是不必“思考”就“看見”答案的能力,它存在於你的思考心靈的界限之外。通常,智慧是看見顯而易見的事。與思考心靈不同的是,智慧沒有憂慮。

有一個示範智慧的故事:一輛大卡車卡在天橋下,這輛卡車太高了,所以看不清楚路況。警察把城中最優秀、最聰明和身價最高的工程師都找來,集思廣益看應該怎麼處理。他們帶來了電腦、筆記本和滑尺,彼此討論了好幾個鍾頭,就是想不出來一個辦法能在不破壞上麵的高速公路的條件下移動卡車。這時,有一個小男孩,走向這群男士說:“你們為何不把輪胎的氣放掉?”

一句童言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最會賺錢或事業最成功的人,肯定不是最聰明也不是受過最高教育的人,有許多哈佛高材生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卻不一定賺得到大錢。通常,嫌最多錢和得到最多賺錢樂趣的人,都是具有高度創意,有高度動機,有敏銳的直覺,有膽量、反應穩,而且有能力看見機會的人。這些特質和其他特質,不是來自智商,而是來自智慧。因此,一個女人想獲得一個好運,賺許多錢,過美滿的生活,她應該致力於智慧的獲取。

取得智慧的最佳方法就是,曉得它存在,並且信任它。讓你的心靈盡可能保持澄明,曉得有一種更深刻、更聰明的思考——你的智慧——是唾手可得的。當你覺得自己的思緒太恐慌、反應過度、或者你太努力時,實驗一下後退一步的絕招。

26.培養自己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指有創見的思維,即通過思維不僅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係,而且要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創造性思維,即善於探索、突破、綜合、創新,能夠發現和解決自己或別人未發現或未能解決的問題。

創造性思維不是生來俱有的,而是後天、培養鍛煉出來的。

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要環節。影響人的創造力的強弱,起碼有三種因素:一是創新意識,即創新的意圖、願望和動機;二是創造性思維能力;三是各種創造方法和解題策略的掌握。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掌握創造方法與策略的推動力。實驗研究表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奮自信,善於鑽研,勇於創新。因此,有人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培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這是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麵。在人的創造活動中,既要重視聚合思維的培養,更要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當前,各級學校比較重視求同思維的培養而忽視求異思維的訓練。如有的教師往往按照一張標準答卷給分,而學生也往往按照固有的一個答案回答問題,這樣,無形之中使學生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觀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主動性的發展,通過這種辦法培養出來的隻能是知識積累型的學生。發散思維本身有不依常規,尋求變異,探索多種答案的特點,具有良好發散思維的人,一般對新事物都很敏感,而且具有回避老一套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所以應重視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培養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環節。所謂直覺思維,是指未經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對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維。如猜測、預感、設想、頓悟等。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具有極強的直覺能力。他非常重視實驗。大學時,他用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裏操作,迷戀於獲得的直接經驗。這些經驗使他從馬赫、休謨等人的著作中吸取合理的思想,拋棄其唯心論、不可知論的錯誤觀點,從而形成自己一整套相對論的體係。一般來說,知識結構隻是一種“間架”,其中存在著很多“缺口”。這些“缺口”對於非常熟悉這個問題的人,就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他不僅有熟悉之感,而且能夠對它“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過去長期積累的知識和辛勤勞動逐漸在頭腦中搭起的一座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因此,在當前情境啟發下,才會表現出一瞬間的直覺反應。但是直覺思維往往不完善、不明確,有時是錯誤的。要使直覺思維達到完善,邏輯思維可認為是對它的一個必要的檢驗、修改和訂正的完善過程。因此,應把兩者結合起來培養,才更有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地增加我們知識的總量,不斷推進我們認識世界的水平,它是將來人類的主要活動方式和內容。對於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來說,隻有在工作學習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

27.理智地選擇屬於自己的東西

選擇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選擇。人生路上,每時每刻、每地每處都麵對選擇:擇業的選擇,消費購物的選擇,情感的選擇等等。

有一則笑話給我們的啟示很深:有3個人要被關進監獄3年,監獄長允許他們一人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3年過後,第一個衝出監獄的是美國人,嘴裏鼻孔裏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隻見他手裏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裏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著第3個。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

“這3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係,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

這3個人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他們不同的生活,一切都是選擇,選擇決定人生。諾貝爾說:“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的確,選擇浪漫,你就有了浪漫多姿的人生;選擇追求物質享受,你便有個“物化”的人生;選擇求知求學,你便有個拚搏進取的人生……道理誰都懂,但是當你站在縱橫交錯的人生岔路口,麵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想要做出明智的選擇,著實不易,而在人生重大問題上,往往不允許你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有選擇,必然會有所放棄。它們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麵,不分彼此,利害相關。麵對選擇的時候,我們隻能清醒地麵對,擇其最善者,從而放棄其餘的全部。因為我們畢竟不可能擁有所有的美麗。

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未來和結果,不同的選擇將導致不同的人生。選擇了陽光,你的生活自然會充滿燦爛的色彩與迷人的微笑;選擇了秋雨,自然免不了陰雨連綿的日子;選擇了春天,你自然會聞到繁花的芳香,充滿激情的生活。敢於選擇,就應該敢於麵對自己的未來,沒有逃避,更不會有所後悔。

生活中總是有許多無奈,因此選擇需要你的平靜與清醒,更需要你的理智。因為選擇是一把雙刃劍,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彼此。在作出決定之初,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來承受未來。

選擇需要理智與負責。當認為你是百分百的理智,並急於去打破什麼的時候,請不要急於行動。先試著讓心潮平靜下來。畢竟,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對生活負責,麵對你今天種種或大或小的選擇,我們應該好好地把握。理智選擇,果敢放棄,我們才能輕鬆地走過,不會誤入歧途。

28.磨煉自己的意誌力

喬治·桑塔耶那曾說過:意誌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來源於自我約束。女性要想獲得成功,更需要時時磨煉自己的意誌。

擁有堅強意誌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而意誌薄弱的人隻能無所作為,平庸一生。一個人隻有磨煉自己的意誌,才能擁有強大的威勢。

人生好比行路,路上難免會遇到曲折坎坷,所以我們就需要用堅強的意誌來引導我們不斷前行。

古人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可見,堅強的意誌對人生有著極大的作用。人生道路,到處布滿了荊棘,有著各種各樣的挫折。人走在這條崎嶇的道路上,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那麼必將碌碌無為。如果一個人擁有堅強的意誌,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不會停下來,跌倒了爬起來,拍拍手繼續前進。那麼,他將擁有真正的人生,收獲成功的喜悅。

司馬遷就是一個有堅強意誌的人。他隱忍苟活,經過10多年的艱苦寫作,終於完成了《史記》。要想事業成功,學業有成,沒有長年累月、堅持不懈的辛勤耕耘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應該磨煉自己的意誌。隻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成功。

磨煉意誌有很多方法,可以給自己訂一個高於現實卻又不過高的目標,努力去做,並記下每天的點滴進步。常常閱讀進步的記載,在感到進步很大時自己“慰勞”一下自己,增加愉快的體驗。自我提醒,暗示自己在毅力培養方麵要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從小事做起,克服惰性,比如,每天的晨練,遇到刮風的日子,就想“今天算了吧,明天再跑……”,結果就是這樣一天天對自己的遷就,助長了自己的惰性,意誌的培養當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