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廣義的文化產業門類之一。體育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由於不必過多考慮意識形態的製約,體育在產業化道路上可謂一路順風。當代體育產業依托大中型現代化體育設施和電視等媒體的同步傳播,以個體健身娛樂、體育競技表演、體育彩票銷售和體育用品生產銷售等相關產業為主體內容,市場化程度已達到很高水平。
十、文化培訓業(略)
十一、藝術品拍賣業
藝術品拍賣是一種以公開出價和競價方式售賣被委托寄售的藝術品或私人擁有的文物藏品的商業行為,一般由專業的藝術品拍賣企業進行。藝術品市場主要由畫廊業、藝術品拍賣行與藝術博覽會組成。藝術品的消費鏈條實際上主要由公私立博物館、個人收藏者、企業和藝術拍賣機構構成。藝術品市場的發達與否,已成為顯示國民經濟收入和國民文化品位的重要標尺。
拍賣業是個古老的行業,已有兩個多世紀的曆史。藝術品拍賣是拍賣業的後起之秀而且潛力巨大長盛不衰,全球著名的索斯比拍賣行和克裏斯蒂拍賣行均以此蜚聲國際。藝術品和文物私人收藏品拍賣業作為商業性行業在西方曆史悠久,在西方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文化產業。凡·高、莫奈、畢加索的作品動輒幾百萬美元、上千萬美元,與西方藝術品市場的炒作不無關係。以著名的索斯比拍賣行為例,它利用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的分支機構,每年度在全球舉行500多場拍賣會,成交額年均15億美元以上。
中國自1992年恢複藝術品拍賣市場,1997年正式實施《拍賣法》後,國內藝術品拍賣業發展迅速,當年交易額達到10億元人民幣。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迅猛,目前年交易額已達人民幣30億元,在這個產業鏈條中,北京以擁有琉璃廠、榮寶齋以及近年來自發形成的潘家園文物市場而蜚聲中外,加上10年來先後成立的嘉德、榮寶、中鴻信、華辰、太平洋等藝術品拍賣公司,如今占有了中國國內80%的市場份額。一度盛況空前的北京、上海、廣州藝術博覽會的運作,已經完全市場化。據有關報道,目前國內藝術品和文物收藏者已近4000萬人,文物古玩市場年營業額突破50億元人民幣。2000年,一件“明五彩魚藻紋蓋罐”,以4404萬港元成交,創造了中國文物市場交易價格的最高紀錄。
這些年來,中國書畫藝術品行情節節看好,現當代中國畫家如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等的作品,已進入了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人民幣的價位。據《藝術市場》披露,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成交的前6名,價格均在百萬港元以上。張大千的一幅潑彩朱荷屏風,2002年10月28日在香港以2022萬港元成交,刷新中國近代書畫拍賣的紀錄,亦是首幅成交逾千萬元的中國近代書畫作品。至於古代書畫的市場價值,據陳履生《2002年美術述評》透露,2002年4月23日,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53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打破以往紀錄;12月6日,米芾的《研山銘》手卷又以2999萬元人民幣再破紀錄;不久前上海博物館在以450萬美元購得北宋祖刻《淳化閣帖》,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書畫價格最高的藝術品。其他如明朝永樂《刺繡紅夜摩唐卡》在香港以3087.41萬港元的成交價打破中國及亞洲刺繡工藝品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
盡管如此,我國藝術品市場和文物市場的發育仍然遠遜於發達國家。有資料表明,當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美元時,人們對藝術品收藏才有需求,達到1萬美元以上,藝術品市場就會迅速形成良性機製。有專家估計,中國目前的專業和業餘畫家多達百萬人,但由於經濟收入水平、文化消費觀念和市場發育水平的限製,除北京、上海、廣州等少數城市,中國數百個中型以上城市的藝術品市場遠未形成,因此藝術品進入國內市場數量有限,有相當部分已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國際市場。
十二、城市會展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