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它將促使社會加快進入多媒體時代,使商業電子化登上新的高峰。如前所述,許多多媒體用途需要通過網絡實現,而且多媒體用途的信息量將成百倍地增加,因此要求有高速的傳輸能力大的通信網絡。信息高速公路滿足了這一要求,故對人們工作、生活方式將起巨大影響。
迄今為止,社會係按擁有的財富將人分為富人和窮人。而在信息社會中,誰擁有信息資源,誰能有效地利用這一資源,誰便將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因此在美國已經出現了把人分為有知識的和無知識的不同階層。這意味著未來的社會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
1994、1995兩年,世界最大的軟件公司——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蓋茨兩次名列世界首富,個人擁有財產達129億美元。以前,人們隻聽說過鋼鐵大王,石油大王、汽車大王成為首富,而如今原本是一個窮小子的蓋茨,僅僅憑借自己的軟件天才,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便超越多少世代相傳的豪門巨富而成為世界首富,使人不能不驚歎在信息社會裏知識所占的重要地位。
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重大意義和影響,自美國政府一提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各國都紛紛提出適合自己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形成世界性的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熱潮。
我國從自己的國情出發,提出了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三金工程,即金橋工程、金關工程、金卡工程。其中的金橋工程便是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其目標是要建設一個傳輸能力為每秒200萬比特的公用骨幹通信網,也就是國家公用經濟信息網。所以稱為“金橋”,是因為它是把各個地區各個部門的信息網架接起來使其相互溝通的“金橋”。因為它的傳輸速度還不夠高,所以又把它稱為“信息中速國道”。
這一覆蓋全國的公用骨幹網,既要同國務院各部委專用網相連接,又要同30個省市自治區、500個中心城市、12000個大中型企業、100個計劃單列的重要企業集團以及諸如三峽工程、大亞灣核電站等國家重點工程的信息係統相連接。
它還要同銀行係統的金融網以及其他信息數據專用網相互連接,並同郵電係統的數據網互為備用、互為支持。它可傳輸數據、話音、圖像、傳真。建成後將加快信息的傳輸,對提高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和決策水平,對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和推動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汽車”到“信息”
“信息高速公路”是對未來信息網絡的一種通俗、形象的叫法。“高速公路’盡人皆知,它是一條有讓許多車輛同時並行通過的大馬路。顧名思義,“信息高速公路”便是一條能夠高速地並行傳輸大量信息的很寬的信息通道。在當今這個被人稱作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裏,信息對於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生死攸關。因此,為信息暢通無阻地傳遞開辟這樣一條大道,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它如同19世紀的鐵路網、20世紀中葉的高速公路網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麵”不是瀝青,也不是鋼筋混凝土,而是前程無量的新一代信息傳輸媒體——光纖。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稱,它是由石英玻璃製成的,細如絲,但卻具有驚人的傳送信息的能力。一根由32條光纖組成的、直徑不到13厘米的光纜,便可以傳送5千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和50萬路電話。這隻是當前所能達到的實際水平。其實,它還有比這大千倍的潛力。光纜正是今後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幹道。如果在容量上把目前傳輸信息的銅線與光纜相比,真算得上是“小巫見大巫”了。未來的信息媒體也不隻是光纖一種,它是唱主角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配角。如衛星通信線路、微波通信線路和同軸電纜等。這些“配角”,雖容量不及光纖,但各有各的長處,在未來的信息網裏也都有它們的用武之地。
在未來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駛”的,也不是各種各樣的汽車,而是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信息”。有大家所熟悉的話音信息(電話),也有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彼此“交談”的信息(計算機通信)和信息含量豐富、為人的視覺所接收的種種圖像信息(電視、電影、各種商品信息等)。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容量很大,可以容許這些信息同時快速通過,而不至出現擁塞現象。信息高速公路的“構築”,為人們迅速、及時地獲取多種多樣的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