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風(1)(2 / 3)

趙無恤也在眺望對麵的中行氏,這還是他第一次和這一卿族交手。

中行氏的先鋒是兩千餘甲士,布的是標準的“五陣”。這是魏舒的發明,卻用在了中行氏兵卒身上,方陣的總體由五個互相掩護的大方陣組成,各有一旅之眾,其中最前邊的一個方陣(前拒)是為了誘敵而設,所以它的本體實際隻是四個方陣,按前、後、左、右配置,中間是空的。這大體就是當時戰車部隊的行軍隊形,帶有濃厚的車戰色彩。

縱然如此,較之先前打過的範氏、邯鄲氏,卻是天壤之別。中行之兵嚴整而縝密,當年楚人以“好整以暇”形容晉軍,其實指的就是他們。

從這一點也可看出中行氏的戰鬥力要比範氏強許多。

不過讓趙無恤眼前一亮的是中行氏的側翼,左邊有百乘戰車,右邊竟是一些單騎走馬的……騎兵!?

……

趙無恤喚來盜蹠,指著敵人側翼的兩三百騎兵道:“這可是那天追逐汝等的中行騎兵?”

盜蹠隻看了一眼,便點頭道:“然,就是他們。”

陽虎在旁邊說道:“數年前君子以騎兵襲破齊人糧道的事跡傳開後,中行氏也有意效仿,但他們沒有自己組建,而是在東陽地區的戎狄中招募。和晉陽一樣,鼓、肥、柏人等地華戎混居,故頗有能騎馬射箭者。”

的確,那些騎兵沒有像趙無恤的輕騎一樣排成明顯的騎兵陣,而是散亂地跟在步卒側翼,馬匹大小不一,裝備也層次不齊:有的人用矛,有的人用劍,有的人則持弓矢。

趙無恤點了點頭,心中則想道:”雖然看上去沒什麼秩序,可也是一個隱患,要在決戰前,想辦法殲滅這支戎狄騎兵,打掉敵軍的機動力!“

話音剛末,那邊卻已經開戰了。

趙伊揮動大旗,奮矛催騎,率部眾向中行氏的軍陣殺去。

無恤所在的位置離戰場的中心有半裏多遠,陣中敵我兩軍數千人的奔跑、喊殺聲卻清晰入耳。

隻見雙方步卒很快就短兵相接,盡管凡、共之間一馬平川,但數千人馬撞擊到一處,卻也是人山人海。

這是雙方的初次接戰,趙兵經曆了沁水和之後輕取百裏之地的勝利,士氣正旺,而中行氏剛在棘津勝了一場,也是卯足了勁的時候,所以雙方都沒有打的很謹慎,而是劇烈地拚殺在一起。

趙無恤和手下的項橐、穆夏、田賁、顏高等人屏息遠觀。

數千兵卒廝殺在了一塊兒,占滿了兩軍營間的交戰之地,入眼遍是矛起劍舉,入耳皆為呼喊廝殺,人與人拚搏奮戰,鮮血四濺。

“馬首大夫果然很英勇,其兵勢不亞於魯國右軍。”項橐如是說,言下之意則是,比起武卒嘛,還差了一些。

趙無恤道:“中行兵也不弱,你看……”

隻看到趙伊的軍旗在敵軍陣中穩定地向前推進,卻越來越慢,看得出來,他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果如盜蹠所描述的,中行氏的東陽勁卒當真驍勇非常,麵對兩千趙兵的進攻,他們竟絲毫不懼,敵方將領率部眾正麵迎敵,身先士卒,驅車揚塵,持矛奮戰,呼喝不斷。

看著趙伊部與敵兵廝殺,田賁難以按捺,牧野一戰,顏高立下了陣斬邯鄲稷的功勞,虞喜的騎兵次之。沁水拔營一戰,大功被弓弩兵占去,破凡城一役,則是盜蹠先登,戴罪立功。田賁的悍卒自牧野一戰後就沒遇到什麼硬仗,早就憋壞了,此刻背著投擲用的短戟,提著把環首刀,手指在刀柄上摩挲,一心想要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