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百無一用(3 / 3)

趙國不止有武功,還有文教。二十年文教,不是虛的,尤其在鄴城,不知不覺間,趙無恤已經造就了一個年輕蓬勃的識字階層,那些人才是趙無恤有信心統治天下的依仗。

最後,趙無恤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在趙國做官,首先有一點是必須的,那就是通《趙律》,趙吏無不以法為師!在場的群儒若是有研習過的,便站出來。

一時間,無人出列,群儒麵麵相覷,沒料到還有這麼一個要求。這群人本來就整日倡導道德禮儀,對律法輕視得不行,過去十年間,在這裏罵趙國律法罔顧人倫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豈會主動去學?

見狀,趙無恤不由冷笑:“寡人曾聽人說,所謂的君子儒盡是無才無用之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此言一出,群儒大慚,有人便要退卻而去,還是厚臉皮的有若急了,邁步上前,也不顧高高的儒冠搖搖欲墜,下拜頓首道:

“伯主!吾等雖然無甚大用,但君不聞昔日秦穆公千金市馬骨一事?”

趙無恤當然知道,當年就是因為有人如此勸他,他才派人去救了鄭人鄧析一命,結果卻撿了個寶貝,不光為他健全了趙國的法律體係,關鍵時刻還能背鍋,這種好臣子上哪找去?

但你們這群人,能和鄧析相提並論麼?

有若見趙無恤不言,以為他被說動了,連忙道:“如今伯主初定天下,楚地定然有許多士人在猶豫要不要投靠。今日君侯拂了群儒報效之意是小,傷了南國士人的熱忱是大啊!不如接納吾等,以博取愛才之名,畢竟,從來隻聽說過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

“卻是不巧。”趙無恤哈哈大笑起來:“我這根樹枝,是梧桐木、金玉枝,挑剔得很。汝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又不識大勢,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寡人的官是要為民張命,治理地方的,豈能讓汝等敗壞?馬骨寡人當然要,但汝等腐骨一堆,要來何用?”

他一揮手,厭惡地說道:“將這些人統統轟出去!”

……

“門外的儒生走了麼?”

半個時辰後,昔日的葉公府邸,用完饗食,打算睡下的趙無恤問自己的羽林侍衛長伍林。

“垂頭喪氣地走了大半,餘下的幾人以有若為首,還在門外侯著呢。”這天寒地凍的,夜色將至,那些儒生又穿的單薄,早就凍得直哆嗦了,但哪怕鼻涕橫流,卻仍舊不肯走。

“好啊。”趙無恤笑了起來:“受了寡人折辱,也沒有故作清高地拂袖而去。這說明,這些人還是有一項才幹的,那就是為了官祿,能吃苦,不要臉,脊梁骨一折,膝蓋骨也撐不了。”

無恤伸了個懶腰,畢竟年紀不小了,舟車勞頓,有時還要親臨大軍巡視,這幾個月可把他累得夠嗆。

“讓侍從將屋內的炭燒熱,寡人小憩一會,半個時辰後再來通報。若那時候外麵還有人等著,就扔他們一件羊皮裘子,帶進來吧。”

他喃喃說道:“百無一用是儒生,為官自然不可,用來做狗倒是不錯,不就是一口鬥食祿米麼?寡人也不少他們那份!將這些剩下的人委任為小吏,派遣到雲中、上穀、上郡、遼西,這些偏遠地方戎狄混雜,識字的人稀缺,讓彼輩去教授中原文字、語言,順便在蠻夷戎狄間傳播王化,洗洗腦也不錯!”

“唯!”

伍林領命而去後,趙無恤躺下一會,卻是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不知為何,往事一幕幕從腦海中躍出,映在眼前。

魯國,中都,竹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如今,他當日脫口而出的理想,已經一一實現,但那個曾經在旁傾聽,含笑表示佩服的老人呢?他現在又作何想?

趙無恤自言自語般地說道:“此番路過葉縣,我是為了一個人來的,可不是為了他的徒子徒孫……”

明晨,趙無恤便要去見垂垂老矣的孔子,這是時隔二十年後,二人的再度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