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老頭過來,嬰兒立刻止住了哭聲,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有些無力地望著張老頭。
張老頭趕忙把孩子抱起來,輕輕拂掉小身體上的沙子,心裏尋思著是誰家的孩子丟在了沙灘上。猛然記起暈倒前似有人在水裏大喊,大概是捕魚的人被衝到了海裏,這小孩兒很可能是那人的,隻是不知道那人還活著不。於是在岸上尋找了一陣,並不見有任何人的蹤跡,又回想起暈倒前似乎沒發現海上有其他漁船,心下十分詫異,但看看這孩子,又十分歡喜,於是脫下外衣小心地把孩子包好,抱著孩子回家了。
回到家裏,張老太太看見了這孩子,喜歡得親了又親,連聲道:“送子娘娘到底可憐我們,這孩子白白胖胖的,真討人喜歡!”
老頭把海上的遭遇告訴了老太太,道:“別隻顧著高興,隻怕這孩子是誰家丟的,不知他爹娘要多著急!”
老太太尋思一會兒,問老頭道:“你可聽見那水裏的人說了些什麼?”
老頭想了一會兒,搖搖頭道:“好像是鱗……羽……什麼的,記不清了,那時腦袋昏昏沉沉的。”
老太太說:“我看不如咱們先養著這孩子,慢慢打聽他的父母,如果沒有人來相認,就是咱們的孩子了。”
夫妻倆一邊養著孩子,一邊在十裏八村打聽誰家丟了孩子。心裏卻是十分害怕突然有人來認領。過了幾個月也沒打聽出來,於是懸著的心慢慢放下,從此安心地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撫養。
老兩口沒什麼學問,絞盡腦汁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海寶”,意為“從海邊得到的寶貝”。雖然老兩口視孩子為珍寶一般,但是尋常人家,粗茶淡飯,並不像有錢人家那樣嬌生慣養,這孩子卻長得異常的結實。轉眼間八年過去了。說來奇怪,這孩子天生力氣大,雖然隻有八歲,力氣已和成人一般,煮飯洗衣,劈柴挑水,樣樣都會。
同村裏有一個叫楊老六的漢子,跟張老頭是鄰居,兩家十分要好。楊老六的妻子劉氏是個心地善良的婦人,看張老頭夫妻年紀大,時常來幫忙,針線女紅、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瑣事,拿來就做,照料小海寶更是像自家孩子一般。
楊老六家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女兒,比海寶小兩歲,名叫小晴,長得粉雕玉琢,時常跟著海寶玩耍,兩個孩子像親兄妹一般。鷹嘴村裏沒有學堂,孩子們要讀書就得走五六裏路到附近村子。村野小戶人家,也不怎麼重視學問,因此好多人家的孩子不上學,上學的家裏人也不怎麼管教,半路裏不知就到哪裏玩耍去了。劉氏的父親是個教書先生,她自小跟爹爹讀書識字,也算知書達理,常常教兩個孩子識文斷字,好叫他們不致一味玩耍,虛度光陰。
這天,海寶做完功課後帶著小晴妹妹和同村的幾個孩子在村口的小溪邊一起玩耍。海寶用樹枝在小溪邊掘了一個小坑,捧進去一些水,然後到小溪裏捉魚,捉到了就放到小水坑裏讓小晴妹妹玩。有一個叫小良的男孩總是捉不到魚,就到小水坑裏撈了一條,笑嘻嘻的在小晴麵前晃動。
小晴叫道:“快放進去,這樣小魚會死的!”
那小良嘴裏說著“看我給你放進去”,卻又伸出另一隻手到小水坑裏麵撈魚。
小晴急得大叫:“海寶哥哥,小良搶了我們的小魚!”
海寶早聽到這邊的吵嚷聲了,稀裏嘩啦蹚著水過來,小良見了趕忙攥緊小魚就跑,海寶三步並作兩步追上,一把抓住小良的肩膀。小良攥緊拳頭不肯鬆手,嘴裏哇哇大叫著:“誰說是你們的,我捉著了就是我的!”
小晴叫道:“你從我們的小水坑裏捉的!”
小良道:“從哪裏捉到的都是我的!”
海寶一把把小良摁倒在地,大聲道:“快把魚還給我妹妹!”。
這時周圍的小孩也過來看熱鬧,一起在旁邊拍手亂叫。小良被摁倒在地,丟了臉麵,硬撐著,怎麼也不肯鬆手,被摁得疼了,語無倫次地叫嚷著,就把不知從哪裏聽到的閑話叫了出來:“死海寶,臭海寶,撿來的野孩子,有什麼了不起的!”
海寶怒道:“誰是撿來的野孩子?”
小良道:“你!就你!你就是外麵撿來的!不信去問你媽去!”
海寶聽了這話,不覺一怔,手上的勁鬆了下來,小良趁機跳起來,揚起手將小魚使勁摔在地下,說:“給你的臭魚!”然後撒丫子跑了。
小晴跑過來,撿起小魚,放在手心,見那小魚一動不動,道:“海寶哥哥,小魚死了!”見海寶沒有吱聲,抬眼一看,隻見海寶還愣在那裏,忙拉著海寶的手,說:“海寶哥哥,你怎麼了?”海寶回過神來,道:“沒什麼,我們不在這兒玩了,回家吧。”說完拉著小晴的手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