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是過敏高發的季節。很多人每逢氣候轉換、溫差懸殊大或溫熱潮濕的春季,就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有報道指出,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大約占人口的20%,它雖不引起身體疼痛,但那種癢實在容易讓你在關鍵場合丟“麵子”。這還不算,嚴重的過敏可能讓生命受到威脅。
又是一年春來到,可是有很多人卻在這個春季皺起了眉頭,原因隻在於——皮膚又過敏了!春季為什麼這麼容易過敏?一旦過敏了應該怎麼辦?無論你是否是過敏體質,都可以跟小編來一起了解,如何在春季正確護理肌膚拒絕皮膚過敏。
春季常見的過敏源
春季的過敏源非常多,對於過敏性體質的人來說,任何一樣物品都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我們常見的過敏源有:
花粉:春天,各種花草開放,花粉在此期間會散放出許許多多花粉顆粒,這是導致春季過敏高發的一個主要因素。
塵蟎:我們周圍的灰塵中就生長蟎蟲,春天的氣溫、濕度恰恰適合它們的生長繁殖。哮喘病人及過敏體質的人吸入這些藏有大量蟎蟲的灰塵,哮喘就會發作。
病菌:春天容易感冒,人的抵抗力一差,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就會作為過敏源被吸入直接誘發哮喘。所以,如果反複感冒,哮喘就會接連不斷發作,甚至月季相連。
氣候:春天的氣溫不穩定,晝夜溫差大,有的人還對空氣的冷熱刺激過敏,這樣會誘發哮喘發作。
春季常見的皮膚過敏症
一、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成人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情緒激動、工作過度緊張、憂愁焦慮等,劇烈瘙癢為本病特點,多在搔抓後皮膚變厚,但界限清楚,無鱗屑。早期呈淡紅色,以後局部有色素沉著,好發於頸周、肘後、臀部及小腿側。
二、桃花癬
是一種皮膚過敏反應,臉上會冒出一些淡紅色、圓形小紅斑,癢癢的,還有點脫皮,由於常發生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故稱之為“桃花癬”。
這種皮膚病在春季起病,夏秋後消退,主要症狀是臉上有一片片發白或淡紅色的圓形或卵圓形斑片,表麵有細小鱗屑附著,有時會出現瘙癢。多見於麵部,亦可見於上臂、頸和肩部等處。好發於過敏體質的人,還與風吹日曬過多、消化不良、維生素不足、皮膚幹燥、使用劣質化妝品等因素有關。不能亂用去癬藥,否則會加重病情。
三、換季性皮膚敏感
有些人每到季節轉換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皮膚過敏問題:發幹、瘙癢、脫皮、起紅斑等。皮膚敏感與幹性皮膚有關,也和環境、氣候、年齡、食物、化妝品有關。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攝取,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魚蝦、牛羊肉和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專家提示,出現過敏症狀後,要立即停用任何化妝品,對皮膚進行觀察和保養護理。在此期間,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同時注意防曬。
做好護膚工作預防春季皮膚過敏
1、外出做好防護。防止皮膚過敏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接觸,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易過敏的人在春季應少曬太陽,少到公園等花粉、柳絮較多的地方去。以往有過日光性皮炎、季節性皮炎的人,要注意盡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不要使用堿性的化妝品和香皂。
2、一旦患了“桃花癬”,不要用熱水燙或蒸麵等方法來解癢,可用保濕性護膚品來緩解皮膚幹澀感。
3、應增加維生素一族的攝取量。三餐適當補充維生素。比如說,每天攝入總量為1000—2000毫克的維生素C,在三餐的時候分次吃下,同時再攝入400個單位的維生素E。這是因為,在春季,人體內的某些炎症往往變得更加活躍,維生素C可以幫助減緩這些炎症的出現和循環,而維生素E可輔助維生素C積極發揮上述作用。
4、春季是易發病季節,要注意保持臉部皮膚的清潔衛生,外出回家後要立即洗臉,把皮膚上的灰塵和雜質清洗幹淨
春季防過敏,飲食需注意!
雖說春季過敏源比較少可能是食物,但在飲食上我們還是需要多多注意。了解清楚過敏時不應該吃什麼,吃什麼可以抗過敏,才能真正防止“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