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手兵回營後,立即召集屬下在大帳中議事。
“諸位,幽州軍製造了莫名武器,能將石塊拋出數百步遠打擊我軍,誰有破解之策?”公孫瓚臉色陰沉地征詢道。公孫瓚此時的心情很不好,他原本以為憑借自己手下的十五萬大軍攻擊隻有數萬幽州軍把守的壺關,即便說不上手到擒來,但也應該沒有多少困難,然而卻出現了如此不曾預料的情況,那種能將石塊拋上天的機器實在是太恐怖了。
眾將謀士聽了公孫瓚的問話,於是交頭接耳起來,但始終無人出列為公孫瓚分憂解難。其實這也怪不得眾將謀士,他們連那種能拋射大石塊的機器究竟是什麼模樣都不知道,哪裏能提出什麼破解之策。
見此情景,公孫瓚不禁心中沮喪。正當這時,下首突然出列一人朝公孫瓚拜道:“主公,咱們連那種東西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辦,如果能夠知道那是什麼東西,那剩下的就好辦了?”
公孫瓚點了點頭,稍作思忖,便道:“這好辦,在在距離壺關東南兩千餘步處有一座高山,雖然距離壺關比較遠,但也能依稀查看關內的情況。我們可以登上此山,以觀察關內的情況。”
隨即公孫瓚便下令道:“來人,立刻備馬,我們這就趕去此山!”公孫瓚是一個典型的行動派,他一想到辦法便立刻會付諸實施。
侍衛得令,隨即便退出了大帳。
片刻後,公孫瓚便在一幫人的簇擁下從大營出來往東南方向而去。
來到高山下,眾人不禁抬頭仰望。隻見此高山單獨矗立著,非常高峻挺拔,登上此高山確實可以看到關內的情況,隻是,這座高山非常險峻,要登上此山不僅費勁,而且有些危險。
“此山可有名字?”公孫瓚問身旁的一員將領。
將領立刻抱拳回答道:“根據當地山民所說,此山叫五靈山。”
“五靈山。”,公孫瓚低聲重複了一遍,隨即笑道:“五靈,難道這山上有五個神仙嗎?”
然後轉身朝眾人道:“走,咱們一道登上此五靈山!”公孫瓚顯得興致很高的樣子。
然而嚴綱卻勸諫道:“主公。五靈山險峻,主公乃千金之軀怎可犯險?不如就由我等陪元傑先生上山。”
公孫瓚眉頭一皺,顯出微惱神情,說道:“眾將士既然都不畏艱險,我身為主帥豈可見難而退啊!”
眾人聞言,均不禁露出感佩之色。
然而嚴綱卻還想勸諫:“主公”
公孫瓚抬手打斷了嚴綱的話,說道:“此事就這麼定了。如果我連麵對此山都不能同眾位將士共進退,還談何爭霸天下!”
嚴綱見公孫瓚這麼說,便沒再繼續勸諫了。嚴綱看著公孫瓚,眼神中露出由衷感佩之色。
眾人從戰馬上下來,在山腳下稍作準備,便開始爬山了。
五靈山風景優美,但道路陡峭崎嶇難行,一行人費了好大勁花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時間才登上山頂。在山頂的一小片平台上,公孫瓚和眾人向山下眺望。己方軍營頓時盡收眼底,其中士卒細小如同螞蟻般難辨容貌。
將目光從己方軍營中移開,往壺關望去。隻見壺關中的人更加細小難辨。
公孫瓚和眾人極目遠眺,目光在壺關中仔細搜索著,片刻後,公孫瓚幾乎和那個叫元傑的同時雙眼猛然一睜,臉上閃過一絲興奮之色。原來他們看到了壺關中一片空坪上擺放的物體,雖然隔得很遠,但那物體比人要大得多,所以能依稀分辨出那物體的形貌,長方形的身軀,上麵有一個支架,支架上橫亙著一根長長的如同秤杆的東西。
“元傑,那物體可是給我軍造成重大傷亡的拋石車?”公孫瓚急忙問道。
這人點了點頭回答道:“應該是的,看那物體的形貌特稱,應該就是拋射巨石的機器!”
“元傑,可有方法破之?”公孫瓚急切地問道。
然而出乎公孫瓚預料的是,這個人竟然搖了搖頭:“此物拋射的巨石力量強大,根本就沒有辦法防禦!”
公孫瓚不禁皺起眉頭,語氣略帶不悅地說道:“既如此,我們就算知道拋射巨石的機器是何模樣又有何用?”
這人收回遠眺的目光,笑了笑,朝公孫瓚抱拳道:“主公稍安勿躁,在下的話還沒說完呢。我們雖然不能防禦此物的打擊,但卻可以以其人之道還製其人之身。”
公孫瓚的雙目頓時更亮了,快步上前,抓著他的手臂急聲問道:“元傑此話怎講?”
“主公,在下受幽州軍這機器的啟發,在下堅信能夠仿製類似的機械。”他自信滿滿地說道。
公孫瓚聞言大喜:“元傑此話當真?”公孫瓚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這人微笑著點頭道:“此物不過就是利用了杠杆借力的原理,要仿製並不難!”
“哈哈哈!好!我得子楊真是天助我也啊!”公孫瓚有些欣喜若狂地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