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秦伯野心匡天下,亂世各人懷鬼胎(2)(2 / 3)

周王宮湦奪權隻需要一個晝夜,他會去殺人,但鄭伯友不會。

送走申後,褒姒將秀秀喚來,在布帛上寫了“速來”二字遞給秀秀:“拿去給趙上卿,叫他差人跑一趟鄭國……”褒姒說了一半,覺得這事有些複雜,她又收回了手中的布帛,“算了,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吧!”

“娘娘沒問題嗎?”

“此事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和他說,有一句話交代不清楚,此事都會失去意義。”

“娘娘要鄭伯立刻來京?”秀秀想著速來二字,應該隻有這麼一個意思。

褒姒點點頭,當日鄭伯友既然說了他聽憑自己調遣,不管當日的褒姒是不是接受這份情,如今都到了該兌現的時候了。她匆匆跑到了太宰宮,許多日子不見褒娘娘,幾個侍衛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大聲地嚷嚷,可話都沒說完,就立刻跪在褒姒的麵前:“娘娘饒命,恕小人眼拙!”

“無礙,趙上卿在嗎?”

“剛剛去褒大夫府上了,這會兒應該快回來了!”

褒姒指了指大殿說:“我進去等,他回來了告訴他一聲。”

褒姒走進太宰宮,才發現這裏亂得一塌糊塗,滿是文書與資料。她走到桌案前,看著上麵亂七八糟的竹簡,一份份按時間順序排列著,從開始打仗一直到此時此刻,褒姒拿起一一閱讀,果不其然,大王一次次的出征,然後一次次的戰敗,這裏對戰況記載的精確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褒姒將手中的卷軸再次查閱了一番,每個卷軸中都記錄有兵敗的緣由,從第一封到第十封,每一封中所寫的陣列、將軍、攻擊範圍都不一樣,更不用說取道的路徑和交鋒的部隊了,看似慘敗的卷軸中藏著某種玄機。褒姒雖然不懂,可猜到了戰敗的緣故。

周王是在試探,他要一舉拿下東夷,誠如她當初命申後去散布的謠言。

褒姒的嘴上咧開了笑意,她不必去賭攔截了秦國兵馬之後大王是否會得勝,她要做的是相信。聽見門外的腳步聲,褒姒猛地斂起了麵上的笑意,背對著門口,將卷軸一一擺好。

“我以為你這輩子都不會再踏入這裏了!”

“我再是同舅舅置氣,還是要操心大王的死活,這些就是前前後後這半年來的戰況?”

“是,慘不忍睹!”

“慘不忍睹?”褒姒反問道,趙叔帶點點頭:“大王將所有布陣方案都試驗過了,還是沒有戰勝的轉機。當初大王離開便是擔心此事發生,特意留下了手諭給嬴德,若是戰爭長期敗北,就請嬴德發兵,越過周朝的疆域,前往東夷支援。”

“可是你從來沒有和我說過此事!”

“我以為不會有這一天的!”

“後來嬴德要出兵,你也沒有和我說過這件事情!”褒姒竭力地讓自己冷靜下來。

趙叔帶轉向褒姒,此事隻有他與嬴德知道,褒姒又是從何而知?趙叔帶眉頭微皺,解釋道:“你也沒有問過我!”

“舅舅從來不和我說你們的安排與謀劃,大王在齊國與東夷是如何戰敗的,你也從未向我提過!”褒姒看著趙叔帶說道,語氣平和。她並不是來吵架的,將手中布帛遞給趙叔帶:“我來隻是請舅舅代我送封書信給鄭伯,請他見字速來。”

“什麼?”趙叔帶以為自己沒聽清褒姒這話中的意思,此時此刻叫鄭伯友入京,難不成是要他這個書生帶領著鄭國剩下的兵馬擋住嬴德大軍?如此做,倒是可以拖延嬴德發兵,可天下就當真要大亂了。

“請鄭伯帶重兵速來鎬京城,聲勢排場越大越好!這封信函決不能被攔截,所以請舅舅安排個靠得住的人傳送。”

“你叫鄭伯來有何用?”趙叔帶問道,“大王臨走時給你留了兩千人馬,隻怕這鄭國的軍隊還不及這些人有用!你何必舍近求遠?”

“我需要的隻是鄭伯大張旗鼓地來一趟再回去!讓人知道他來過就足夠了!”

“你要演給嬴德看?”趙叔帶忽然反應了過來,“從鎬京城出發前往齊國的路上必經鄭國,你要的是威懾?”準備完全的嬴德一定會懼憚路上的突發狀況,他也一樣不能承擔這種意外帶來的風險,更加不確定鄭伯友對褒姒的渴望會不會叫他失去理智,真的讓兩國陷入戰局。

褒姒左右踱了幾步:“大王為何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