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幼蟲進食的時間大約是 12 天,食物直到幼蟲吃完最後一口時才會變成一塊枯皮。當金匠花金龜幼蟲的膚色變得像落葉一般的顏色時,它體內最後一點兒生命的火星也將熄滅了,最後,枯皮被拋棄在一邊。四壁坍塌變形的廚房於是有了一點兒秩序,空間寬闊了很多,土蜂的幼蟲開始馬不停蹄地織蟲繭。
繭是從圍牆四周開始織起的,通常以一堆血紅色的大塊絲狀物為材料。根據研究的需要,在腐殖土層上,我把幼蟲放在我用手指挖的溝槽裏,由於溝槽沒有拱頂,幼蟲無法固定位於網最高處的那些線,所以織不成繭。為了方便織繭,所有幼蟲都需要生活在一種吊床上,這個吊床必須懸在四壁中央,與四周和上下的牆壁有一定的空隙,這樣它們可以在各個方向均衡地織繭。如果沒有頂板,幼蟲找不到必要的附著點,繭的上部就不能形成。在這樣的情形下,試驗中的土蜂幼蟲最多隻能給我造的那個溝槽鋪上一層紅絲呢地毯。由於不能成功織繭,所以幾隻幼蟲相繼死去了。也許是因為找不到絲的附著點,那些絲就卡在喉管裏將它們噎死了。如果不注意這一點,人工飼育就常常會因此而失敗。但隻要知道了原因,解決的辦法就很簡單了。我在溝槽上麵疊放了一個紙帶做的頂板,當我想看看織工的工作進展時,隻要把紙帶卷成一個拱形就可以了。如果想嚐試做個飼育家,在具體操作時就要注意這些重要的細節。
繭經過一天一夜就織好了,至少我看不見幼蟲了,也許它還在加厚住宅的內壁。 剛開始時, 繭是火紅色的, 隨後變成了淡淡的栗褐色。繭呈橢圓體,雌蜂的繭長軸約 26 毫米,短軸約 11 毫米。雄蜂的繭要小一點兒,長約 17 毫米,寬約 7 毫米。從形狀上,人們無法區分哪兒是頭部,哪兒是尾部,因為繭兩端的形狀幾乎是一樣的。其實,繭的頭部較軟,經不起鑷子的壓力;而尾部較為堅硬,能經得起鑷子夾。保護層和飛蝗泥蜂類的圍牆一樣是雙層的,外層由十分細軟的純絲構成,不是很堅硬,它和內層緊緊連在一起,但留有一定的空隙;在尾部的兩層是緊粘在一起的。兩層有的地方粘在一起,有的地方分開。粘連的地方硬,分開的地方軟,這就是用鑷子夾兩端時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
蛹 的內層 結 實、 富 有彈性而 不易 變 形,即 便 是 碎 掉一塊也是如 此。 我 毫 不懷 疑,當幼蟲 織 成網後,它會從胃中吐出來 一種 黏液 滲 進 絲中, 這 樣會 讓繭 更牢固。 泥 蜂 的繭已 經 給 我們展 示 過 類似 的 構 造。 這 種 液體是栗 褐色的, 不僅加厚了絲, 還讓繭 從 火 紅色變 成了褐 色。 黏 液 從繭的尾部大 量 溢出, 所 以 尾部 的兩層是緊粘在一起的。
大約到了 7 月初,成蟲才真正孵出。出殼時,繭並不會一下子被撬開,也不會留下雜亂無章的傷痕。在繭的首端附近會出現一道清晰的環狀裂縫,這樣,首端的那塊繭就像一個套上去的蓋子,有十分清晰的分離線,至少在繭的內部是這樣,這可是整個繭最堅硬最重要的一部分。成蟲出繭時,蓋子會脫落下來,像是用頭在撞擊蓋子並把它頂開,至於外部的殼,因為它的強度本來就不夠,所以當內層殼裂開後,它也就輕而易舉地被裂開了。
膜翅目昆蟲能從內壁為自己打開這樣一扇規則的門,我不清楚究竟是用什麼高超的手段,它是用上顎來剪裁的嗎?我不相信會是這樣,因為繭很厚,可剪開的環狀切口顯得很整齊。它的上顎不會這樣鋒利,不能做到一點兒毛邊也沒有,況且切口很完美,看上去就像是用尺規量出來的一樣,這種幾何上的精確又是如何保證的呢?
因此,我推測沙地土蜂當時造外殼的時候,是按照一種本能的方法。換句話說,它們整齊劃一地織線,整個外殼的布局沒有任何與眾不同之處,關鍵是,它們在織內殼時換了編織方式。它顯然是在模仿泥蜂,泥蜂幼蟲一開始是編網,然後從網寬大的開口出去,從外麵找來一些沙粒鑲嵌在絲網裏,最後才用一個與網開口大小合適的蓋子將網套上。這樣就留下來一條不那麼結實但很整齊的環形線,以後殼就是從這裏裂開的。假如土蜂也這樣織繭的話,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還留有網口的時候,土蜂將殼的中央部分裏裏外外地塗一層漆,使它像牛皮紙一樣堅硬,最後再蓋上罩子。罩子是建築物的結束工程,為以後的開裂留下了一條既方便又清晰的線,成蟲撕開這條線,就能破繭而出。
關於土蜂的幼蟲就說到這兒吧,接下來讓我們說說它的食物,還有它那令人驚訝的身體構造,這些我們現在還不是十分了解。
為了能保證在最後一刻都有新鮮的食物,土蜂幼蟲必須非常慎重和準確地選擇獵物的進食部位。金匠花金龜幼蟲必須完全不能動彈,既不能在土堆中移動,它那強壯的肌肉組織也不能出現任何顫動,因為哪怕是極其輕微的顫動也會使進食的幼蟲受到驚擾,從而影響進食的精準。我之前的實驗足以證明這一點。
在正常的情況下,金匠花金龜幼蟲隻要一受到驚擾,就會像刺蝟一樣蜷起身體,首尾合在一起。金匠花金龜幼蟲這樣大的收縮能力會讓我感到非常驚奇。如果試圖把它拉回原形,手上感覺的阻力超出我的想象—一個蟲子居然有這麼大的力量。我必須加大力氣,我感到再這樣下去,會突然弄斷幼蟲的身體,讓它五馬分屍,於是不得不放開它。
葡萄根蛀犀金龜、細毛鰓角金龜和縮絨鰓角金龜幼蟲的肌肉都顯得非常有力量。幼蟲健壯的體質,足以使它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保持豐滿的體形。它們生活在地下,挺著沉沉的大肚子,以腐殖土或者樹根為食。每隻幼蟲都可以把身體蜷起來,人們不用力就無法控製它。
土蜂的卵或者幼蟲是貼在金龜子肚子下的,如果金匠花金龜蜷起身體,或者葡萄根蛀犀金龜和細毛鰓角金龜彎成弓形,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它們會被夾得粉身碎骨。土蜂隻有等到弓變直、鉤子張開、絕對不會再彎起來的時候才是安全狀態。土蜂的安全還需要更多因素,必須讓這些健壯的金龜幼蟲失去任何顫動的能力,否則會給土蜂的進食帶來致命的麻煩。
雙帶土蜂的卵固定在金匠花金龜的幼蟲上,後者完美地提供了它所需要的條件。它四腳朝天地躺在土堆中央,把肚子充分暴露出來。 膜翅目昆蟲用螫 針麻 醉 獵 物的情 景, 對 我 來說已經司空見慣,看到犧牲者不能動彈我已不再覺得奇怪。其他外皮柔軟的獵物,例如毛蟲、蟋蟀、螳螂、蝗蟲和距螽,它們在被針尖戳過後,我至少可以看到其腹部的抽搐和輕微的扭動。而金匠花金龜被蜇以後,似乎一點反應都沒有,我隻看到它嘴巴一張一合,觸須微微搐動,短短 的觸角 搖 擺 幾下 而已。 即使是被 螫 針戳 的 位 置, 也 沒有任 何 顫動。如果用錐子一處一處地戳它,它也是沒有絲毫反應。隻有屍體才會這樣悄然無息。在我很多年的研究中,我從沒見過這樣深沉的麻醉。我見過膜翅目昆蟲利用它們的外科技術創造出的奇跡,但今天這樣的手術太不同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