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長在果實中,一旦發育成熟,它便會傳播出去。首先散播在泥土的表麵,然後發芽,生長,在廣闊的田野裏繁衍。
路旁的亂石堆裏生長著一種葫蘆科植物,這種植物學名為“彈性噴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驢瓜”。這種果實的味道非常不好,又苦又澀,大小跟椰棗差不多。當它成熟之後,果實中間的果肉就會變成液體,會看到種子在液體裏遊動。由於果壁有彈性,當它收縮時,裏邊的液體就會被擠到果肉底部,接著又會逐漸倒流回來,然後一個像塞子一樣的東西會將它擋住。每當塞子掉下去,這時出口會敞開,種子與果肉就會猛地從出口噴出。對這種植物沒有了解的人如果去搖晃被太陽烤黃了的噴瓜植株,肯定會被葉叢裏的響聲以及臉上突然受到噴瓜機槍一樣的掃射弄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園子裏的鳳仙花果實成熟之後,如果有人碰到它,果實會猛地裂成五個卷曲的部分,與此同時,果實裏麵的種子也會噴出很遠。所以,鳳仙花得到的植物學名稱就是“急性子”,這個名字其實就說明了這種蒴果突然裂開的現象。它忍受不了撫摸,隻要被碰到就會突然爆裂。
在又陰又濕的樹林裏,有一種和鳳仙花同屬一科的植物在生長著。它具有和鳳仙花一樣的特點,所以得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別碰我鳳仙花”。
蝴蝶花的蒴果一旦成熟就會裂成三瓣,中間凹陷,看起來很像吊籃形,兩行種子排列在裏邊。因為受到太陽的蒸發,果瓣的邊緣就會卷起,裏麵的種子受到擠壓就會脫離出來。
如果是很輕的種子,尤其是菊科類的種子,因為有浮空器、冠毛、翼和羽狀冠毛,所以這樣的種子能夠飄在空中,甚至還能飄到很遠的地方去旅行。所以,蒲公英的種子隻要被風稍微一吹,它就會像羽毛一樣從幹花托上飄起來,慢慢地在空氣中飛行。
最適合靠風傳播的器官除了羽狀花冠之外,就是翼了。黃色紫羅蘭的種子能借助很像薄鱗片的膜狀邊緣飄到建築物的屋簷之下,或者能飄到很窄的岩石縫和古老土牆的牆縫中。隻要有哪怕是長過苔蘚的一點點泥土,紫羅蘭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
榆樹的果實長著一個又大又輕的翼,中間才是種子;槭樹的果實是兩兩連在一起的,樣子很像一隻鳥伸展開它的一對翅膀;白蠟樹的果實很像船槳,需要有暴風雨的參與,它才能夠實現自己長途旅行的願望。
有時候昆蟲也和上文提到的植物一樣有自己的旅行工具,能夠使自己的家庭成員迅速飛散到各處,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鄰裏之間才不會互相打擾。它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式,簡直和榆樹的翅果、蒲公英的羽毛、驢瓜的彈射器一樣絕妙。
我專門觀察了這種了不起的蜘蛛—圓網蛛。圓網蛛為了捕捉獵物,它會垂直地將一張大網吊在兩棵灌木之間,這很容易讓人想起捕鳥人所使用的網。彩帶圓網蛛在我們的地區最有名氣。它身上長著很好看的黃、黑、銀白相間的花紋,它的卵袋是“緞子”的,很精美。卵袋形狀像個小型的梨子,有一個凹陷的出口位於梨子的頸部頂端,嵌入出口的蓋子也是由“絲綢”製作的,還有一些棕色的裝飾用的帶子。這些帶子鑲在袋子的兩極之間,很像任意分布的經線。
我們打開這個卵袋會看到什麼呢?在上一卷中我已經說過一次,我在這裏再重複一遍。那個和布一樣結實的外套防水性很強,在它裏邊有一條棕紅色的羽絨被。被子很精致,就像一團煙霧一樣。母親為自己的孩子準備了柔軟的小床,這樣的關懷恐怕世上難以找到。一個頂針形狀的小絲袋恰好吊在柔軟的絲團中間,這個小袋子上邊蓋有活動蓋,裏邊是橘黃色的卵,大概有 500 個。
大體來看,這個優美的建築很像一個動物果實,一個種子盒,確切地說更像一個植物蒴果的卵囊。區別就是,在這個圓網蛛的小袋子裏裝的不是種子而是自己的卵。這種差別不是表現在實質,而是表現在外觀上,因為卵和種子其實是一回事。
這種動物果實經過太陽的照耀,成熟之後是如何裂開的呢?尤其是它們是如何進行傳播的呢?卵袋裏的幾百顆卵,應該去遠方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塊地盤。這樣,它們就不會和自己的鄰居進行競爭了。這些跑得很慢的脆弱的小家夥們,究竟是用什麼方法才會跑到很遠的地方呢?
從另外一種發育成熟較早的圓網蛛那裏,我發現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5 月,在荒園裏的一棵絲蘭上,我找到了圓網蛛的孩子。去年,這棵植株開過花,可是現在全部幹枯了的花莖仍然豎立著。花莖高 1 米多,有很多枝杈,綠色的劍形葉子。兩窩剛剛孵化出的小圓網蛛爬滿了絲蘭葉子。這些小家夥是暗黃色的,尾部都長有一個三角形的黑色小斑點。它們背上的 3 個白色十字圖案能充分地證明,它們是冠冕圓網蛛的後代,而不是彩帶圓網蛛的後代。
每當太陽照到這裏的時候,都有一群小圓網蛛會非常興奮。它們好像出色的雜技演員一樣一隻隻地爬上花莖的頂部,然後在上麵跑一會兒之後又鬧哄哄地下來,一片混亂。這時忽然吹來一陣微風,將這群小蜘蛛的活動徹底打亂了。我還沒有看清呢,它們就一隻隻從花莖上猛地一躍。我可以說它們飛了起來,樣子很像長著翅膀的小飛蟲。
我甚至還沒有看明白這種奇怪的飛行是如何進行的,小蜘蛛就很快消失在我的視野之中。我在喧鬧的露天根本無法進行細致的觀察,我需要的是實驗室以及實驗室中寧靜的氣氛。
我將剛剛發現的小蜘蛛裝進一個小盒子,並把它們蓋起來,帶回了我的實驗室。我將小蜘蛛放在了離敞開的窗戶隻有兩步遠並且正對著窗戶的一張小桌子上。從剛才的情形,我知道小蜘蛛們喜歡爬高,所以我為它們準備了一捆 0.5 米長的細樹枝。當然,這些樹枝就是小蜘蛛們的爬杆了。隻見一窩蜘蛛都急匆匆地爬上了樹枝,一會兒工夫就爬到了樹枝的頂端,全都聚到了最高處。不一會兒我就會知道它們為什麼要聚在樹枝的最高點。現在我看到,小蜘蛛們悶頭悶腦地往四處拉線,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工夫不大,小蜘蛛就以樹枝的頂部為頂點,以桌邊為底邊,織成了一張薄薄的網。這張網呈放射狀,有兩拃高。這張網其實是一個工場,它們在為出發做準備。
這些小家夥在網上來來回回地跑,忙忙碌碌,不知疲倦。由於陽光的照耀,它們變成了閃著光的小點。它們在白色的網上構成了星雲,它們自己就好像是要用望遠鏡才能看清楚的浩瀚蒼穹中的星星一樣。
由於距離的原因,無限小和無限大的物體看起來是差不多的。
可是,這團模糊的星雲並不是由固定的星星構成的,它充滿活力,小光點在不停地運動。小蜘蛛連續地在網上走動,還有好多摔下來的蜘蛛被吊在絲的一端。它們用自身的重量將絲從紡絲器中拉出來,然後又重新順著這根絲再迅速地爬上去,接著,它們再摔下來,又把絲拉長了。其他的小圓網蛛不斷地在網上來來回回地移動,看樣子也在製作一個網袋。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絲是用力氣從紡絲器裏拔出來的,而不是流出來的。原來絲是被圓網蛛拉出來, 而不是射出來的。蜘蛛不得不不斷地移動,朝後拉扯,才能得到一點細絲。它們有時候從高處摔下來或者行走,都是在拉絲,就好像製繩工在不斷倒退著編麻繩一樣。它們在網上不斷進行的活動,正是在為下一步的疏散做準備,就好像旅行者在為自己準備行李一樣。
時間不長,我看見有幾隻圓網蛛在桌子和窗戶之間急匆匆地跑。樣子好像是在空中跑,可是它們是在什麼東西上麵跑呢?如果光線合適的話,我有時候能看見小蜘蛛的身後拖著一條像光線一樣的細絲。它閃閃發光,隻顯現了一下,之後就再也看不見了。我仔細觀察,發現蜘蛛的尾部確實拖著一根細絲,可是那一麵由於朝向窗戶,因此我什麼也看不到。
我仔細觀察四周,卻什麼也沒看見。接著,我又從不同的觀察角度進行嚐試,結果還是什麼也沒發現,我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東西,確切地說是看不見能夠支撐著小家夥行走的東西。小家夥們好像是在空氣中劃船一般,很容易讓人想起被捆住雙腳的小鳥向前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