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圓網蛛織網(2 / 3)

蛛網的第一個部件,是一根特別的絲。這根細長的絲隨意劃出來土地,與任何可能阻礙到它的樹枝隔開一定的距離,這就與其他的絲區分開來。一個大白點在長絲的中央,這是將來蛛網的中心,是圓網蛛在人們看來紛亂異常的絲線中有條不紊工作的基點。

現在,紡織捕蟲網的時刻終於來臨了。蜘蛛把長絲中央的大白點作為出發點,開始織網,它憑借那根橫穿的絲橋,很快到達周邊,到達框架—圍繞著空地的不規則的框架。然後它使勁一躍,從周邊回到中心;又開始往返爬動,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它攀爬,下落,又攀爬,又下落,通過意想不到的斜角,總能回到中心點的標杆上。每爬一次,它就會留下一道“輻射絲”;一會兒去這裏,一會兒又去那裏,總的在我們看來,蜘蛛在織捕蟲網的時候是雜亂無章的。

對於蜘蛛隨心所欲的織網,我們必須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認真地去觀察,最終才能看得清楚明白。蜘蛛其實是通過一條鋪好的輻射絲來到空地的邊緣,到達框架上把絲固定好,然後按原路回到中心。

像以上這種折線式的行程中產生的絲,一部分纏繞在框架上,這條絲線與從周邊到中心點的距離的線相比,這條要長得多,當它回到中心的位置後,就會調整線的長度,拉出適度的線,然後把線固定好,最後在中心的基點上聚集好多餘的線。當它每拉出一根輻射絲時,就會對多餘的部分做類似的處理,最後造成基點越來越大,由最初的一個點,到最後形成一個線團,甚至形成一個有一定麵積的小坐墊。

過一會兒我們就會看到,蜘蛛就像一個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將會把這個存放節餘線頭的小坐墊變成什麼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圓網蛛在每鋪一根輻射絲後,就會用步足對小坐墊進行加工,用小爪調整小坐墊原有的位置,把它粘在一起。對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樣,所有的輻射絲就有了一個固定的共同支撐物,從外形上看就像車輪的轂。

它們剛開始織網的時候好像是沒有頭緒的,但最後在它大功告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它織網其實是很有規律、非常合理的。它們把輻射絲按照先後順序編織出來,一根接著一根,挨得越來越近。

圓網蛛天生就是織網的大師,它們懂得力學中所說的平衡。它們會先在網的一邊鋪上幾根輻射絲,然後再跑到相反的一邊鋪上幾根輻射絲。這說明,它們對繩索的平衡是十分精通的。如果它們織網時始終在一邊織的話,就會破壞網的平衡,產生的張力會讓蛛網變形。要是沒有牢固的依托,還會使蛛網毀掉。從力學上說,向一個方向緊繃的係統,都要有另一個朝相反方向緊繃的係統與之抵消,這樣才會達到相對平衡。蜘蛛就是這樣做的。它們的這種本領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說它們是織網的天才。

假設你認為,這種看起來沒有頭緒的織網程序會生產出錯誤的作品,那你就錯了,原因是所有的輻射絲的距離相等,形成了一個十分規則的太陽形的圖案。各類圓網蛛的輻射絲數是有所不同的,有 21 根輻射絲的蛛網屬於角形蛛,有 32 根輻射絲的蛛網屬於彩帶蛛,有 42 根輻射絲的蛛網屬於絲蛛。這些輻射絲的數目雖然不是絕對不變的,但是誤差很小。

可是,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當中誰能不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不依靠測量儀器,就能一下把圓麵分成很多角度相同的扇形呢?而我們的圓網蛛就能做到。圓網蛛帶著很沉的絲袋,蹣跚地在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的絲線上行走,並且不需要小心翼翼就能夠完成對這微妙的扇形麵的劃分。對於它們的方法,我們的幾何學家說它是荒謬的,但是它卻能完成這樣的劃分,而且是以沒有頭緒的方式進行的井井有條的工作。

但是,我們也不能過分誇大它的能力。原因是這些角度經不起嚴格的測量,隻是看起來大致相同,似乎符合要求。不過,數學的精確性對它是多餘的,然而,我對它所取得的成績已經是讚歎不已了。麵對圓網蛛采用奇怪的方法,成功地處理了困難很多的問題,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再次陷入了深思。

輻射絲鋪設好後,蜘蛛神態悠然地蹲在中心區,休息在最初的瞄準點,坐在那個小坐墊上—一個由切斷絲線頭構成的小坐墊。現在,它們正在忙一件細心的工作:以中心點為起點,用一根很細的絲線,環繞一根根輻射絲編織很密的螺旋絲。在蜘蛛網上都有一個中心區,但是對於不同年齡的蜘蛛,它的大小不一樣。其中老蜘蛛蛛網的中心區有一個巴掌大;而小蜘蛛蛛網的中心區是很小的。現在我管它叫做“休息區”,其中的原因在下文講述。

蜘蛛在編織螺旋絲線的時候,螺旋絲線是逐漸增粗的,第一根幾乎看不見,第二根可以看得很清楚。蜘蛛大步地斜著爬行,移動著位置,稍微轉了幾圈,就逐漸地離開了中心點,在穿過的輻射線上把絲固定好,最後爬到框架的下邊。這時,它剛好劃了一個螺旋圈,圈的寬度是逐漸增加的,圈和圈之間的平均距離是 1 厘米,就連幼年圓網蛛的網也是這樣的。

看到螺旋這個字眼,我們不禁會想到一條曲線,但是你可別誤會啊!圓網蛛的網根本談不上曲線,僅有的是直線和直線的組合。我們看蜘蛛網,其實它就是一條多邊形的線,在幾何學裏這種線被列入曲線範圍之內。這種線其實是臨時性的,隨著真正的捕蟲網的形成,它必定會消失。所以,我們稱這種多邊形的線為“輔助螺旋絲”。

蜘蛛使用螺旋絲的作用:其一是編織成橫梁,編織成梯級,為編織過程提供支撐物,特別是在邊遠地區,在那裏輻射絲之間的距離太遠,更加需要適合的支撐物。它的第二個作用,那就是引導蜘蛛進行即將進行的精密操作。

可是,它在做上麵的工作之前,還必須要注意一件事。由於有的時候遇到支撐枝丫不規則,隨之輻射絲所占的空地也會不規則。假設選擇在一些隱蔽的角落,並且枝丫突出,而且非常近,那將會破壞所有的織網程序。圓網蛛需要的是一個合適的空間,那就是能讓它有規則地一步步把螺旋絲安放上去,並且它不能留下任何空隙,也就是能讓獵物逃跑的出路。

蜘蛛對這件事是很精通的,它能夠馬上發現這些存在隱患的地方,而且知道必須把它填補好。它很快會行動,它首先爬到一個方向,然後去另一個方向,爬來爬去,把一根絲放在能支持輻射絲的枝丫上,這根絲會在有缺陷的地方的側麵邊緣,突然彎折兩次,劃出一個“之”字形的曲線,好像我們經常見到的“希臘方形”回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