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結協作的統一戰線
不少人都剖析過大公司的生存之道,對於它們總能在市場上勢如破竹,而且能夠長時間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感興趣。事實上你也能找到一些原因,比如大公司往往有技術、有資金、有資源,也有先進的製度。但實際上可能會忽略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它們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往往使整個公司形成一個強大的一體化的團隊,而且它們在團結協作方麵所做的努力可能遠遠超出外界的想象。
團結協作是一個優秀團隊必備的要素,可以說任何一家優秀的企業和團隊都是一個合作整體。隻要粗略地了解世界企業發展曆史,就能夠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但凡優秀的公司,它們的內部總體來說都是和諧的,畢竟內部鬥爭和分歧很可能會毀掉一切,任何一個團體實際上都逃不開這種命運。
成就一個精英團隊的核心就是團結合作,比如喬布斯,他也要尋找一個幫手,也需要找到庫克這種能夠幫助營銷、打開國際市場的專業人才,蘋果公司的創意才能被世人所熟知,繼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子科技公司。比爾·蓋茨也是一樣,這位微軟創始人可能是這二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經濟風雲人物,但他的創業離不開好夥伴保羅·艾倫,實際上是這兩個人攜手創造了後來的微軟帝國。
不僅僅是這些公司,像華為、阿裏巴巴、百事可樂、聯想等公司也是一樣,其公司內部都是擰成一股繩的,這種向心力讓整個團隊變得堅不可摧。反過來說,一個公司如果總是處於分裂狀態,那麼最終很可能走向滅亡。
在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克萊斯勒公司,這家汽車公司在艾柯卡接手之前,就已經頗具規模了,隻不過由於管理不善,公司陷入困境,瀕臨破產。實際上這家公司的症結在於內部人員不團結,領導們隻想著如何撈油水,員工們從來不關心公司生產和銷售情況,人人都很自私。加上內部體製僵化,各個部門相互限製,各自為政,導致整個體係運行不暢,這樣就導致了公司的業績每況愈下,最終負債累累。
當艾柯卡被聘為經理後,意識到公司存在的問題,於是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了節約成本,他決定削減自己的工資,此舉成為大家團結在一起的開端。之後大家開始放下成見和個人的私利,所有人的目標保持一致,最後整個團隊在兩三年內就從破產狀態轉而實現了盈利。之後的幾年,在這個強大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克萊斯勒不僅恢複元氣,而且成為了全美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
像克萊斯勒公司一樣,很多優秀的團隊也是依靠合作走向巔峰的,但也有很多公司沒有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雖然這些企業也看重團隊,想方設法招最優秀的員工,尋找最出色的人才,但是當它們把這些所謂的高尖端人才放在一起時,並沒有起到任何“化學反應”,甚至還出現了相互排斥等問題。其實團隊中每個人都很優秀,並不意味著整個團隊就很優秀。隻有契合度高,能夠合作和相互包容的團員,才能夠保證效率最大化。
實際上,在古代人們就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從遠古人的集體狩獵,到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再到現代軍事、政治、經濟體係內的分工協作,這就是一種合作精神的傳承,誰配合得更好,誰的團隊就更強大。
在中國,這類法則一直都很盛行,漢朝的劉邦就是因為擁有好的團隊,才成為了秦朝之後的統治者。論軍力和隊伍,劉邦都比項羽差很多,但是他的謀士和良將們懂得分工協作,並且合成了一股力,最終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唐僧帶領的取經小組也是一個優秀的隊伍,在隊伍裏麵,唐僧是領導,是管理整個小組的中樞;孫悟空像打手,是打妖怪的先鋒;豬八戒是黏合劑和催化劑,能夠維係隊伍的平衡;沙僧沉默寡言,實際上是少有的實幹派。這四個人職責不一,但是目標一致,而且四人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團結一致,發揮出強大的團隊戰鬥力。這也是在取經路上,麵對許多戰鬥力強大的妖怪,他們依然能夠取勝的原因之一。
優秀的團隊必定具備優秀的理念,這種理念的核心就是團結與合作,如果你忽視了這一點,那麼你的團隊就容易淪為平庸,隊員們的天賦也會被浪費和消磨掉。所以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想要讓整個團隊成為最優秀的隊伍,那麼就要懂得讓所有的隊員站在同一戰線上,並且發揮出合作的精神。
二、執行力一流的隊伍
說起執行力,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軍隊,軍隊的紀律性是一流的,執行力也是一流的,軍人的天性就是服從,按時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有人做過試驗,讓最專業的工程隊和軍隊進行施工比賽,在設計圖紙和項目規劃確定好的情況下,軍隊往往會率先完成施工項目。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軍人具有一流的執行力,他們自然會成為最優秀的隊伍。
美國人在修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工程進度非常緩慢,這讓美國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不高興。他一連換了兩個工程負責人,最後找到了喬治·華盛頓·戈瑟爾斯,此人是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由他來監管工程再適合不過,因為一個軍人會打造出執行力一流的施工隊伍,下麵的人就不會找借口,不會質疑和拖延。事實上,這次的換帥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戈瑟爾斯很快帶領隊伍完成了任務。
很多時候,執行力就等同於效率。很多公司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公司各個部門找的都是專業領域內頂尖的人物,都是高學曆的人才,可是他們一進入公司後就沒有辦法創造出應有的價值?的確如此,這些人可能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都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可能也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能夠提出非常好的點子,能夠為公司提供非常絕妙的參考意見。可實際上這些人也許太喜歡質疑,太喜歡追求完美,上級部門的任何一個命令、任何一個計劃,到了他們這裏很可能會被延期。他們會分析計劃是否可行,會思考一下還有哪些是不夠完美的,會想方設法在骨頭裏挑刺,而這些不完美就成了他們不動手的理由。所以哪怕公司的計劃再出色,哪怕公司的命令再堅決,到了下邊,很可能會遇到阻力,從而變成一個懸而未決的議案。
一個團隊如果出現這種狀況,那麼其結果很可能是致命的,因為這種漫長的審核和質疑過程很可能會毀掉發展的好時機,讓那些好的想法和理念麵臨擱淺的危險,整個公司的辦事效率會大打折扣。事實上,平常提出的任何一個點子,其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隻有具體實施開來,才能創造出應有的價值。
在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合並之前,美孚石油公司是一百年來世界上最出色的石油公司之一,無論是生產,還是開拓市場,它都要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一些。原因很簡單,整個公司更加注重效率,而這種效率來源於高人一等的執行力,要知道公司的創始人洛克菲勒就是一個注重執行力的人。
在美孚石油公司,員工在工作上絕對不允許有拖延,隻要製定了規劃、下達了命令,下邊的人就必須無條件地立即落實和執行。每個部門的員工要被要求“聽見了,然後去做”,如果有人對上級下達的命令拒不執行或者借故延期,那麼就可能被革職。“要麼立即去做,要麼立刻走人”,幾乎成了美孚公司的口號。
“執行命令,立即行動”,是優秀企業的一個標誌。曾經有個經濟學家對一百多家企業做過一項調查,發現那些來自上級的命令,從傳達到最終執行,平均需要兩天半的時間。兩天半看似很短,實際上卻包含著各種錯失最佳機會的可能性,而且兩天半所帶來的風險會增加27%,最重要的是減慢了辦事的速率。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一定希望自己的團隊是最優秀的,是最具有辦事效率的,而且也必須是最能服從你的命令的,那麼這就要求團隊有一流的執行力,甚至是超一流的執行力。這個時代並不缺乏好的點子,每年那些去大公司應聘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帶去些好點子、好創意,而那些大型公司也樂於征集一些出色的計劃和理念,但是說到底執行才是最重要的,而偏偏有一流執行力的人才又是最短缺的,所以說執行力度的缺失才是影響那些公司創造更大價值的攔路虎。
在一些大型公司,每年都可能會有許多非常好的計劃,有各種不同的理念,不過在即將實施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各種困難而“胎死腹中”。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資金不到位,更不是因為企業的理念和創意不行,而恰恰是因為好想法沒有被很好地執行。當整個團隊還在拖延的時候,其他公司可能已經搶先實施這個計劃了。
執行力可以說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慣。如果一個團隊中的每個隊員都能夠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做到立即行動,不拖延,不找借口,不退卻,那麼團隊的整體效率就會得到提高。
《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曾經風靡全球,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至今仍在社會各個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書中的核心實際上就是執行力,羅文在接受任務後,沒有問為什麼,沒有問如何送信,沒有為接下來麵臨的諸多麻煩和困難找借口,而是立即實施行動。事實上,無論是企業,還是政治團體,如果員工們都具有羅文的執行力,那麼這個團隊就是最優秀的,沒有任何理由不獲得最終的勝利。
三、創新求變的“冒險家族”
諾基亞公司有著輝煌的曆史,在其巔峰期,手機的銷量幾乎占據了世界的80%,在2000年的時候,甚至有人斷言這個百年老字號還會繼續統治世界一百年。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巨無霸,最終倒在了蘋果公司和三星公司麵前。從今天往回看,諾基亞帝國的隕落就是因為創新力度不夠,整個團隊過於封閉和自信,它始終認為手機仍然是鍵盤時代,卻忽視了人們對於新操作方式的追求,不僅如此,它還堅持使用原來的塞班係統。
而蘋果和三星則抓住了這一點,蘋果公司更是創造性地將手機鍵盤消除,改用虛擬鍵盤,實際上這樣的創意改變了手機消費方式,並且引起了一場智能機的革命。而且蘋果公司還專注研發自己的IOS係統,而這個係統實際上完全迎合了智能機時代的需求。雖然蘋果公司及其團隊也預估過觸屏機和新係統可能帶來的風險,畢竟改變一種由來已久的使用方式很困難,但是它最終選擇了冒險,而且這冒險確實很值,它直接導致諾基亞的衰敗,同時也對手機市場重新洗牌。所以後來的智能機市場成為了蘋果和三星的天下,更重要的是,華為手機、小米手機、聯想手機也後來者居上,相繼超越了諾基亞。2013年,這個曾經市值達到1700億美元的巨頭,最終將自己的手機業務以73億美元的低價賣給了微軟,至此諾基亞已經名存實亡。
諾基亞死於保守,其整個團隊也為保守和頑固付出了代價,作為擁有一百多年光輝曆史的大品牌,諾基亞最終被一個缺乏市場敏銳度、缺乏創新意識和冒險精神的團隊誤導。實際上造成這個悲劇的並不全是因為某一個團隊,但是這個團隊的確要負很大的責任。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發展,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渴望越來越大,新舊事物的更換頻率也越來越快。這就意味著所有的企業和公司要想辦法尋求突破,想辦法創新,畢竟現如今,誰更具有創新意識,那麼誰就最有可能把握潮流,就最有可能贏得市場。
比如最近幾年,在國際市場最出風頭的中國企業當屬華為公司,這個優秀的團隊被國外形容為狼。
為什麼華為公司會如此優秀呢?這個團隊征服世界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創新。在多數人眼中,中國企業、中國產品都處於粗製濫造或者仿造水平,這雖然是一種誤解,但中國企業缺乏創造力卻是不爭的事實,華為卻並不這樣。
為了打造最優秀的團隊,華為多年來一直花很大的成本來搞研究,提升公司的創新能力。此外,華為公司在國內外設有多個研發中心和聯合創新中心,還投入了巨額資金來研發新產品,這些資金占到了公司總營業額的10%。公司的一位高管曾經表示:“研發的10%如果投不下去,是要被砍頭的。”到2013年的時候,華為投入的研發資金達到了驚人的53億美元。而在此前一年,華為累計獲得授權的中國專利是21000多件,累計獲得授權的外國專利也達到了驚人的8000多件。到現在,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從這樣一組數據中可以看出,華為對於創新的狂熱追求,而這種狂熱也促成了華為屹立於世界之巔,華為的隊伍也躋身於世界一流的隊伍。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謂強者,所謂適者,實際上就是那些創造者,他們能夠走在時代變革的前列,總能夠發現新的商機,能夠引領新的潮流,這就是優秀團隊的必備元素,優秀的隊伍就應該有改變一切的勇氣。
當然,總是有公司要被淘汰,總是有團隊會走下曆史舞台,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法則。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出色的團隊,其成員很能幹,很有實力,工作也很賣力,他們也擁有絕對的默契,可是市場最終還是會將他們淘汰掉,因為他們很可能故步自封,或者說始終沒有辦法突破發展的“瓶頸”,這一點在現代社會就是硬傷。每一天,可能都有一些企業倒閉,你不能說這些團隊很差,但他們確實不夠優秀,確實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速度和節奏了。
如果說過去是五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十年一個時代,那麼現在可能五年就是一個時代,如果你的團隊沒有創造力,那麼五年之後就會淪為平庸。對於企業乃至整個社會來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創新就是第一科技,創新就代表著財富,代表著機會,代表著市場,代表著未來。如果你願意去創新,願意去冒險,願意嚐試那些新鮮事物,那麼你的隊伍就很可能會走到別人的前麵。
有人說:“差的企業永遠跟著別人做產品,好的企業在爭取將現有的產品做得更好,而優秀的企業時刻想辦法生產新的產品。”這句話恰恰反映出了位於不同層次和水平的企業發展現狀,如果說這是一麵鏡子,那麼領導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企業歸於哪個水平呢?
這個時代永遠屬於那些創造它或改造它的人,而不是屬於那些跟隨它的人。所以管理者必須要意識到這一點:創新始終承載著最優秀的基因,它是一個好團隊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高標準高要求的自我強迫派
這個時代不缺乏完美主義者,他們無論做什麼都盡量要求完美無瑕,凡事都以高標準、高要求來約束自己,任何一點缺陷和不足都會令他們抓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屬於強迫症的一種,而這種自我強迫實際上更像是一種病,多數人可能都會排斥這種症狀,會反感這一類人。
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高標準、高要求的人通常都具備成功的潛質。相比大眾而言,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在社會各個方麵所取得的成就比普通人要更大一些,毫不客氣地說,這類人可能是社會精英。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因為越是強迫自己做到更好的完美主義者,他們對於工作的態度會更加認真專注,而且會想方設法尋求最佳方案,他們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對工作的熱情都遠超常人。
雖然這些人和別人很難融洽相處,但是,如果他們同屬於一個團體的話,那麼就會相互激勵、相互補充、相互監督,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任何一個方案和工作的完美展開。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團隊無疑具有很強的天賦。
“二戰”時期的巴頓將軍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典範,他常常要求部下完成超長的訓練和作戰任務。不僅如此,他還對士兵的著裝進行監督,若是有人忘了戴鋼盔或者鞋帶鬆了,很可能會遭受嚴厲的責罰。原因很簡單,他不希望自己的士兵總是保持懶散無力的樣子,而且鞋帶鬆了或者沒戴鋼盔都可能會在戰場送命。正因為時刻都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士兵,所有的將領和士兵也嚴格要求自己,凡事做到最好。正因為如此,巴頓將軍的監督成就了“二戰”中最令人聞風喪膽的鐵血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