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福這時又顯示了他出色的投機技巧。為了供貨及時,節省開支,他馬上就地找到一家服裝廠,要求對方馬上依樣投產,產品包銷,直線供貨,三家結算,又為公司賺得了20多萬元純利潤。
不到半年時間,這位極善於把握商機的總經理便為公司賺進了90萬元。
這時候,他已不習慣於替別人幹,輔助別人工作了。他需要有自己的天地,需要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他決心離開這裏,重返故地,做一名真正的老板。
於是,他又回到了遵義,重操舊業。同時,他又開辦了工藝裝潢廠,開設了三個商店,經營百貨服裝,裝飾材料,沙發家具。
那時,他的生意蒸蒸日上,春風得意,他蓋起了3層樓的廠房,還修建了自己的別墅。
但遵義是個小城市,發展空間有限,已不能滿足羅忠福施展拳腳了。因此,他要選準時機,再一次投他一回。
於是,他開始尋找機會。
⑤因投機而創下增值千倍的奇跡
1985年到1986年,羅忠福在貴州遵義發展得比較順利,但他已不滿足於眼前的發展速度與規模,他需要尋求更大的創業天地。
1986年,羅忠福開始了他的華東華南之行,想借此機會,考察各地發展條件。經過多方麵的綜合比較,權衡利弊得失之後,他選中了環境幽雅,潛力無限,前景誘人的珠海特區。
幾個月之後,羅忠福再次南下珠海。這次他的考察工作更加深入了。他走遍了珠海每一個角落,打量著每一寸可能產生效益的熱土,同時,不間斷地一個接一個拜訪身在珠海的每一位貴州老同鄉。為了更好地選擇發展目標,又一一走訪了有關部門,這樣,他終於獲得了感性上和理性上對珠海的認識。
羅忠福完成了對珠海的詳細考察之後,便馬上返回遵義。將多年來創下的營業全數轉讓了,換來了100多萬資金,然後,身單人隻獨創珠海!注冊開辦了黔海工貿實業公司。主要經營製衣、工藝、家私和綜合電器廠。經過深思熟慮,周密的推敲之後,他又開設了私營的“黔海典當行”。這在當時尚屬全國第一定私營典當企業。通過典當行,他又籌集了大批資金。
有了大量資金作後盾之後,羅忠福便考慮如何實現質的飛躍,完成億萬富豪的創業程序。這時,他的投機眼光,盯在了珠海市房地產業上。他認為,要迅速完成質的飛躍,成為巨富,隻有房地產業才可以辦到。於是,他先作了一番實地見習。1988年,深圳市第一次拍賣土地的使用權,他便專程趕往拍賣場,見識見識,同時學上幾手。之後,他又把眼光緊緊盯住珠海市,千方百計了解掌握珠海市的現狀,研究珠海市的發展前景和遠期規劃,從中找出可以投機的地方。經過一番周密細致的調查分析之後,他選準了目標。於是,他便聯合貴州,深圳幾家大公司,集中資本,重拳出擊,一舉買下珠海拱北海關旁、拱北邊防檢查站旁邊等4塊土地。
真是好事多磨。剛剛放開拳腳準備大幹的時候,1988年,全國開始治理整頓,收緊銀根。3家合作公司便調走資金,退出合作。羅忠福隻好孤軍奮戰,舍卒保車,忍痛將其他3塊土地出讓,借以保住拱北海關前福海大酒店這一重點工程,而這時,政府又三令五申停建樓堂館所,福海大酒店被迫停工。
不久,1989年的春夏之交政治風波接踵而來。難道這樣就前功盡棄,玩完了?羅忠福在苦苦思索,檢討這次失策的原因。
於是,他重新修正了自己的投資策略,重新校正入口,以期再展雄風。
1990年,中國大陸房地產業一片蕭條。
作為善於捕捉機會的高手羅忠福,卻不這麼看。他檢討了上次入市的失策教訓,認為,房地產市場目前雖然蕭條,卻正是投資者入市的絕好機會,機不可失,於是,他把眼光轉移到白藤湖這片黃金土地上,拆資近億元買下了白藤湖50多萬平方米的地皮,同時,抓緊有利時機,開發湖中湖公園別墅區。
羅忠福這次投機,大獲成功。
1992年,經曆了兩年多的低潮之後,房地產業開始漸漸升溫,而羅忠福此時已將湖中湖第一期120多棟別墅建成,在香港隆重推出,結果,一炮打響,首期120多棟別墅銷售一空,收回資金2億多元。
有了2億多元的資金,羅忠福對房地產業更有信心了。而且,總結了拱北的失策原因和白藤湖的成功經驗之後,他對房地產業的操作更有了把握。
1992年底,福海大酒店重新開工。當時,一個東南亞的大財團找上門來,願意出資3億港元收購酒店,都被羅忠福拒絕了。他現在完全明白了房地產業的厚利有多麼可觀。
1993年下半年,房地產業又起冷風,許多人都見風下馬,停工觀望,而羅忠福卻吃了豹子膽似的,逆風而上,逆水行船。在他的策動下,幾項大工程相繼興工;湖中湖第二期工程上馬;麵積10多萬平方米的福海商住樓開工;又投資4.3億元,興建福海俱樂部。一連串的大手筆,相當驚心動魄。
⑥福海的秘訣
羅忠福能夠從一無所有,通過一係列投機動作,成為今日擁有10億家產的超級大富豪,有什麼特別之處?
羅忠福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他特別強調投機的重要性。他認為,中國真正的企業家,出自私營經濟。因為私營企業沒有後台,沒有靠山,也沒有退路,隻有拚命往前,拚命去幹,去苦幹,隻有自己去苦幹,才能從幹中了解產、供、鏑,從幹中去體會,去鑽研國家的經濟政策。說到經濟政策,羅忠福特別有感觸。他說——
“無論在中國以外的任何地方,我都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短短幾年,創下增值千倍的奇跡。我的公司是處在一個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曆史環境裏成長的。要說我有過人之處,那就是我比別人更會投機,更會利用政策。”
羅忠福的成功的全部秘訣,集中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比別人更會投機,更會利用政策。”沒有本錢而又想發大財的人,怎能不學會這個秘訣呢?
那麼,怎樣才能比別人更會投機,更會利用政策呢?一句話:先覺先行。要想成功,就得先。先下手為強!這句話絕對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