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握際遇,著眼投機(2 / 3)

有兩個方麵的投機生意。

第一個是販買槐樹籽。

有一次,羅忠福返回遵義探親,在街上亂逛了一通。無意中發現這麼一個事:遵義城裏有人收購槐樹籽,每市斤收購價為9角錢。槐樹籽也能賣錢?羅忠福馬上意識到這是一條財路。自己插隊的大山溝裏,到處有的是槐樹,槐樹籽遍地都有,無人收拾。

於是,他馬上返回下鄉知青居住點,宣布一條消息:收購槐樹籽,每斤收購價3角錢。大山裏的農民連做夢也不會想到槐樹籽能賣錢,原先他們都是送上門也不會要槐樹籽的。聽羅忠福這麼一說,便爭相上山收集,爭相賣給羅忠福。羅忠福使準備了大麻袋,每收滿一麻袋,就找機會拉回城裏賣給收購站。時間一長,居然賺了不少錢。

第二個方麵,是他投機做超化肥生意來賺的。俗話說有初一便有十五。販賣槐樹籽賺了錢。經過一番推敲之後,他瞄準了化肥生意,這裏麵肯定有不少賺頭。

當時,當地農民看到化肥的不多,會使用的人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因而,什麼化肥在當地都沒有銷路。怎樣才能激發農民的購買欲呢?

羅忠福幾經思考之後,決定實踐一下,用事實來說服人。於是,他先從城裏買回一些化肥,在大隊分給自己的自留地上施用。幾個月後,他所種出的水稻、南瓜、蘿卜、等農作物都大獲豐收,果實飽滿,產量驚人。周圍的農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因為他們使用世代相襲用的農家肥種出的東西,無一可比。因此,農民兄弟們便紛紛找上門來,問羅忠福要化肥。

羅忠福這一招見效了,他便乘機而上,大做販賣化肥生意。有了化肥,農民兄弟豐收了,羅忠福也因為適時投機,賺了大錢。

當時是1972年,1000元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有句話說,黃金遍地是,就看你會不會撿起來。對於投機者來說,這句話同樣千真萬確。

③靈機一動,入主沙發業

使羅忠福真正創業起步的,是他一個偶然際遇,靈機一動的結果。

1972年,羅忠福從鄉下返城之後,先在遵義市一家國營大廠當學徒。他生性勤奮好學,又肯鑽研業務,善於下功夫,不久便成了入廠知青中的佼佼者。不久,他被廠裏看中,破吸收到技術改革小組中來,同高級工程師們一道從事工廠技術改革攻關項目。

在工廠期間,羅忠福又一次顯示了他善於把握際遇,善於投機的天性。

他訂了15份報紙,每天潛心閱讀報紙上的每一篇文章,潛心琢磨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趨勢。每時每刻都在尋找機會。機會不是等來的,是要依靠自己創造,對每一個人都一樣,你善於把握,機會就垂青於你,你懶慵懈惰,機會就同你拜拜了,要想發大財,那隻能是夢想。

在工廠裏呆了一段時間之後,羅忠福由於表現出色,被提升為車間主任。然而,這一切並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從商,是發財,發大財。顯然,在工廠裏幹下去,無論如何也難以實現的。因此,羅忠福每天都在不停地做發財夢,夢想有朝一日成為身家億萬的大富豪。

那些每天都念念不忘做發財夢的人,他們的大腦神經是繃緊的,因此,每逢機會來臨,哪怕是稍縱即逝的,也逃脫不過他們的眼光,羅忠福就屬於這一類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羅忠福在廢舊汽車上發現了軟車座的構造與沙發的造型極似。那時羅忠福新婚不久,為了添購家具,他跑遍了全遵義城也買不至一隻沙發,正在發愁。這一偶然的發現觸動了靈感,原來,沙發的原理就這麼簡單,不過是坐墊下支幾個彈簧而已。買它幹嘛,為什麼不自己去做呢?

於是,他利用自己的鉗工知識,製作了幾隻沙發,自己用。沙發做好後,放在新房裏,居然嬌妻連連叫好,趕來賀喜的同事朋友們也一致讚許。要求羅忠福幫忙訂做的人一批接一批,難以應付。這又說明什麼呢?

這就是機會!說明當時遵義市場有相當巨大的潛力,人們對沙發的需求是相當大。於是,羅忠福靈機一動:何不趁機辦個家具廠,專門加工沙發呢?

於是,說幹就幹,雷厲風行。羅忠福找了要好的朋友,開辦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工廠:家具加工廠。他想到了辭職,但廠裏不允許,況且他還是車間主任。幹脆,就請長假。請假是允許的。

家具加工廠一開業就相當順利,因為投中了市場緊缺的沙發之機,加工出來的沙發供不應求,一次幾百套剛剛做成就被搶購一空。

1979年,羅忠福的沙發家具業紅紅火火,如日中天,為了擴大影響,他還特地在中央電視台打出了家具廣告。

1981年,羅忠福內外交困,老父反對,單位要求他回去上班,社會上開始打擊經濟領域犯罪,他不得不關掉沙發廠,回工廠上班。這時,他已成了遵義市著名的沙發大王,擁有了10萬元資產。1981年,擁有10萬元簡直是個天文數。

④辭職經商,再顯投機本色

由於私辦沙發加工廠,羅忠福和父親鬧了別扭,回廠蟄伏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看準時機,認為機會已經成熟了,1983年,他毅然離開了國營大工廠,上貴陽市謀求發展,結果,一到貴陽,就被一家公司招聘為總經理。

辭職經商之後,羅忠福果然出手不見,再一次顯示出他善於把握際遇,著眼投機的英雄本色。到公司就任總經理之後不久,羅忠福陪董事長出差河南,參加一個商品展銷會。

會上,有家企業拋售鋼材,被羅忠福相中了。因為當時,鋼材十分緊悄,相當有利可圖,羅忠福便勸董事長改變此行目的,同那廠家簽訂了購買200噸鋼材合同。

第二天,拋售鋼材的廠家收攤回家,羅忠福便亮出牌子,每噸鋼材加價200元,將剛到手的鋼材轉手拋出,一下子就淨賺了4萬元。

展銷會上羅忠福還有一個創舉,就是一下子招來了200萬元服裝訂貨合同。那天,羅忠福將9套海外親戚寄給他女兒的衣服掛在展銷大廳,引來了許多客商注目。這些童裝新穎獨特,異域風情濃鬱,十分吸引人。除了簽訂200萬供貨合同之外,有的廠家還要求購買他的童裝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