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握際遇,著眼投機(1 / 3)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人不投機財落坡。經商謀財,最講機會。機不可失,失機了,財路便堵住了,要想發財就難了。沒有本錢有沒有本錢的法子,但不管采用哪一種具體方法,其中有一點是不可不知的,這就是把握際遇,著眼投機。機會來了,你能好好把握住,充分利用它,那麼,財富就會成為你的好朋友了。

中國人對“投機”這個詞似乎特別敏感,一說投機就會條件反射,產生出一種厭惡情緒來。這種反應其實過於神經質。投機,就是選擇適宜的機會,有什麼不好呢?做事也好,做學問也好,經商做貿易也罷,養豬養雞也罷,你不投機,能行嗎?隻有傻子才不去選擇適宜機會,不識時宜胡亂瞎撞。因此,作為沒有本錢的人來說,要想發大財,投機是不可不考慮的。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尺度,要注意分寸,投機也不例外。不管你做哪一行,投機取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把握自己行為的法律界限。

隻要你有敏銳的眼光,有靈活的頭腦,敢於冒風險,敢於實踐,那麼,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去把握際遇,去投機,你就有可能迅速成為大富豪。

看準機會,房產致富

在世界億噸級的超級富豪中,不少是看準機會,投機房地產業致富的。用不著舉例,你信手翻閱一下南方的報紙,就可以找到許多有關他們的報道。

90年代,中國大陸上最為熱門的改革,首數房產改單。房改消息一經傳出,立即掀起了一撥又一撥熱浪。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房地產經營公司,開發公司,建改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直往外冒。這便是際遇,隻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投機其中,就有發大財的可能。

梁開天原是山區某中學附小教師,不滿足於每月隻有那可憐巴巴的60多元,一氣之下辭職棄教,來到了深圳,替一家老板家教,之後,又轉到一間工廠打鍾點工,賴以糊口。

他沒有正而八經的職業,但他有敢冒風險不怕一切的精神。

他沒有房地產方麵的知識,也不知道房地產經營操作是咋回事,但他好奇,看到風起雲湧的房地產業熱火朝天,便天天翻閱各種報刊,像《深圳特區報》、《羊城晚報》等,是每天必讀的,一字不拉。

他沒有資本,一分本錢也沒有,但他有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頭腦,通過讀報看書,他馬上聯係到自己打工時碰到的一件事:工廠老板打算獨資在市郊開辦一家投資5億元的加工廠。梁開天立刻意識到這裏頭大有賺頭。憑著自己的直覺,他馬上到市郊溜了幾圈,發現那裏的民房都是平房,而且破爛不堪,房主早巳無意居住,但一時賣不出去。

於是,粱開天四處出擊,從各方麵打聽情況,證實了老板投資辦廠的意圖之後,便快馬加鞭來到市郊,找到了房住戶,商談購房事宜。

當時,房住戶並不知道這裏要拆遷建廠,而隻求盡快將房子賣出去,換些銀錢,好遷搬異地。梁開天便與房主幾番討價還價,最後以每平方米200元的價錢,簽訂了房屋賣買合同,而且,梁開天又以打工賺錢不易為由,請求分期付款,第一筆款先付百分之四十,兩個月後交付。房住戶不太情願,但看到梁開天情真意切的樣子,又擔心以後賣不掉,便答應下來。這樣,梁開天分文未付,得到了房子的所有權。

果然不出所料,兩個月後,老板向市政府申請辦廠征地,那市郊平房正在征地範圍之內,需要悉數拆遷。梁開天便將房子賣給了老板,轉手之間,賺得20萬元,除了付給原主5萬元外,淨賺了15萬元。

這次轉手投機嚐到了甜頭之後,梁開天便一邊替老板打工,一邊更加注意收集各種信息,分門別類整理,琢磨其中的生意眼所在。每次碰上有利可圖的機會,他都毫不猶豫,主動出擊,進行投機,買進賣出之間,賺取差額利潤。如今,他已是腰纏萬貫的富翁了。

要想無本發射,固循守舊,不思進取,那怎麼能行呢?如果梁開天不是勇敢嚐試自己並不在行的房地產投機,恐怕現在還在一個今日東家明日西家的打工仔呢。

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

如今擁有近10億元家產的福海集團董事長羅忠福先生,當年曾是一無所有的黑五類。他之所以能夠從生活的最低層走出來,為自己開創出一個全新的天地,就因為他有機敏過人的頭腦和相當敏銳的眼光,他善於抓住每一個機會,善於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大陸眾多的超級富豪中,羅忠福是相當善於把握際遇,著眼投機的。

①投機使他成了著名人物

1968年底,當時隻有17歲的黑五類羅忠福被分配到貴州最為偏遠的大山中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那個地方,至今也還是邊窮山區,當時更是中國最貧困的地方之一了。光是挑一擔水,便要走20多裏的山路,一個月吃不上一粒糧食是很正常的,充饑填肚皮的,通常是瓜果蔬菜。在這種鬼地方插隊當知青,要想出人頭地,簡直是作夢。何況羅忠福當時還是黑五類狗崽子。

但羅忠福不甘心。他要奮鬥,要抗爭,要使自己年輕的生命不致於埋沒在這大山溝裏,唯一的辦法,隻有等待機會,投機取巧。

等待了一年多後,機會終於來了。

1969年,羅忠福從別人口中聽說貴州省城某大新聞機構的記者要到當地采訪知青生活,他立刻意識到,隻有抓住這個機會,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他決定要做一件令人驚心觸目的大事,改變自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的可悲境況。為此,他向別人借了10元錢,到當地供銷社買了一桶紅油漆,在記者行將來到的日子裏,他攀上山路邊一處醒目的峭壁上,用一根繩子綁在腰間,冒著生命危險,小心翼翼地寫下了五個鮮紅閃亮的大字:毛主席萬歲。

當他正要將這幾個大字寫完的時候,路過這裏來采訪的省城記者們看到到了,於是,他出了名。

這一投機舉措的結果是,從此之後,羅忠福成了當地著名的人物,不久,他又幸運地成為了全公社唯一的一個農宣隊進駐學校辦公的下鄉知識青年。

從此,羅忠福終於有了可以出人頭地的可能,他的人生之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②善於投機成為絕無僅有的小富

1972年,羅忠福這個鄉下知青返城時,手中已握有1000多元存款,這在當時一同下鄉的知青中,是絕無僅有的一個。那麼,這筆小財富是怎樣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