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話,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任何商家或者企業廠家,都可能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比如在台灣,起步於20年代的針織業,全盛時期風光無限,為台灣賺取了不少金錢。如今卻成了夕陽工業。當別人大歎老板信當大吐苦水的時候,對沒有本錢的人來說,就正是絕妙的創業時機。因為這時候,別人往往慌不擇路,你如果眼光敏銳,頭腦靈活,手段高超,不需花費一個子兒,就可以白手空拳打出一番天下來。最常見的手法,就是這裏要介紹的代銷代購,倒轉騰挪。
企業或商家之所以不景氣,原因是多方麵的,但產品積壓,銷路不暢,卻多是通病。因而,對無本者而言,隻要廣有神通,這個時候做無本生意相當合適。你醫術高超,把別人的死馬醫話了,何愁自己沒得賺頭?
代銷代購,倒轉騰挪,最常用的技巧就是以信息為向導,通過市場調查,利用時間差,地域差,價格差,來推銷積壓或者滯銷產品,達到謀利目的。在運作方式上,它不同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店銷,也不同於超級市場的開櫃自選,它是一種主動出擊,上門推銷方式。這種方式,在地域選擇上,交貨時間上和結算付款方式上,都有空白地帶,可供無本者廣施拳腳。因此,它是一種極利於沒有本錢發大財的營銷運作模式。
京都溫州一線牽
溫州的家庭工廠是全國聞名的,而起步時,卻銷路不暢,有些產品,如服裝,雖然很有特色,卻積壓成堆。因此,服裝加工廠便大皺眉頭,麵對積壓產品發愁。
劉恩原也是溫州土生土長的,那年高考,他以全村最高分考入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因為家窮,他便一到京城就開始琢磨作些生意,補貼學習生活費用。溫州人素有小猶太人之稱,精明的頭腦在劉恩身上表現得相當突出。一個學期之後,劉恩對北京的服裝行業有相當的認識,便決心做一回倒爺。寒假結束後,他便與一些產品滯銷的服裝廠聯係,由他捎上兩個旅行袋的牛仔裝,拿到北京投石問路,探探行市。
起初,劉恩也沒有把握,隻權作一試。因為這是廠家的試銷樣品,又不用先付款,又做工特別考究,所以劉恩一到學校便在校園試開了。
“什麼價?”劉恩的同學發問。
十二,哥們優惠,十元。
這種價錢在北京不可想象。因為市麵上,同樣做工同樣質地的少說也得二十元。
不過劉恩有自己的想法,都是同學嘛,心子不能太黑。所以他聲明這是原價賣,分文不賺,但每人隻限一條。而實際上,在溫州,這種牛仔衣的出廠價隻每件5元成本而已。
第二天開始,劉恩便利用課餘時間,開始走出校門,到別的學校去推銷。
每到一個學校,他便直闖宿舍,直接入手,每次他都開價18元,比市價便宜2元,然後便雙方交涉,討價還價,一般砍到15元便終止了。因為這已經比市價便宜了5元多。
等兩個旅行袋的牛仔衣全部售完,一核計,居然收入了1800多元,扣除應支付廠家的出廠價成本,淨賺1000元!每條牛仔褲的平均獲利率,在150%以上。
牛刀小試,就如此驚人,劉恩此時此刻已明白了推銷別人產品將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廠家的滯銷產品,隻憑老鄉關係,就可以先貨後款,賣完結算了。這不是無本生意嗎?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決定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大幹一場。
要大幹,就不能再這樣小販似的穿街走巷推銷了,要批發,成捆成紮地出手,才有大賺,因此,他便有空就闖服裝市場,逢攤遇店便問,也不管別人喜不喜歡,即使遭人冷眼,也毫不在乎。因為劉恩旨在尋找目標,而不是來買衣服的。
經過個把星期的流連之後,劉恩對服裝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便以小老板的身份同商販們起生意經來了。他還特地花錢,打了一盒相當精致的名片,打上家鄉溫州某某服裝加工廠駐北京辦事處主任之銜。這一招果然湊效,不僅從這幫服裝倒爺們的口中挖出了不少信息,還同一位財大氣粗的攤主掛上了,二人一拍即合,合夥聯手大批特批牛仔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