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說:好。氣有非其時而有其化的,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太過者,其氣化則正當其時;氣不及的,其氣化則歸之於勝己者之所化。黃帝說:四時之氣,來時有早晚高下左右的不同,怎樣測知呢?岐伯說:氣的運行有逆有順,氣之來至有快有慢。所以氣太過的,氣化先於天時,氣不及的,氣化後於天時。黃帝說:我想聽聽關於氣的運行情況是怎樣的呢?岐伯說:春氣生於東而西行,夏氣生於南而北行,秋氣生於西而東行,冬氣生於北而南行。所以春氣自下而升於上,秋氣自上而降於上,夏氣萬物生長,其氣布化於中,冬氣嚴於外表,而氣始於標。春氣在東,故始於左,秋氣在西,故始於右,冬氣在北,故始於後,夏氣在南,故始於前。這就是四時正常氣化的一般規律。所以高原地帶,氣候嚴寒,冬氣常在,下窪地帶,氣候溫和,春氣常在,必須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仔細地加以考察。黃帝說:好。

黃帝問道:五運六氣變化應於所見的物象,其正常氣化與反常的變化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說:關於六氣正常與反常的變化,有氣化,有變化,有勝氣,有複氣,有作用,有病氣,各有不同的情況,你想了解哪一方麵的呢?黃帝說:我想聽你詳盡地講講。岐伯說:我盡量地講給你聽吧。關於六氣之所至,厥陰風木之氣至時,則為平和;少陰君火之氣至時,則為溫暖;太陰濕土之氣至時,則為塵埃濕潤;少陽相火之氣至時,則為火炎暑熱;陽明燥金之氣至時,則為清涼剛勁;太陽寒水之氣至時,則為寒冷氣氛。這是四時正常氣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風化之府,為物體破裂而開發;少陰之氣至為火化之府,為萬物舒發繁榮;太陰之氣至為雨化之府,為物體充盈圓滿;少陽之氣至為熱化之府,為氣化盡現於外;陽明之氣至為肅殺之府,為生發之氣變更;太陽之氣至為寒化之府,為陽氣斂藏。這是六氣司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萬物發生,為和風飄蕩;少陰之氣至,為萬物繁榮,為形象顯現;太陰之氣至,為萬物化育,為濕化雲雨;少陽之氣至,為萬物盛長,為蕃盛鮮明;陽明之氣至為收斂,為霧露之氣;太陽之氣至為閉藏,為生機閉密。這是六氣所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風氣發生,厥陰之下,金氣承之,故氣終則肅殺;少陰之氣至,為熱氣發生,少陰之中見為太陽,故其中為寒化;太陰之氣至為濕氣發生,太陰之下,風氣承之,風來濕化,故氣終則大雨如注;少陽之氣至,為火氣發生,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故氣終為濕熱交蒸;陽明之氣至為燥氣發生,其氣終則為涼;太陽之氣至,為寒氣發生,太陽之中見為少陰,故其中為溫化。這是六氣德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毛蟲類化育;少陰之氣至,為羽蟲類化育;太陰之氣至,為保蟲類化育;少陽之氣至,為有羽昆蟲類化育;陽明之氣至,為介蟲類化育;太陽之氣至,為鱗蟲類化育。這是氣化功德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則萬物生發,故為生化;少陰之氣至則萬物繁榮,故為榮化;太陰之氣至則萬物濕潤,故為濡化;少陽之氣至則萬物茂盛,故為茂化;陽明之氣至則萬物堅實,故為堅化;太陽之氣至則萬物閉藏,故為藏化。這是六氣施政的一般情況。

厥陰風木之氣至,為旋風怒狂,風木亢盛則金氣承而製之,其氣大涼;少陰君火之氣至,為氣甚溫暖,火氣亢盛則陰精承而製之,其氣寒冷;太陰濕土之氣至為雷雨劇烈,濕土亢盛則風氣承而製之,其氣為狂風;少陽相火之氣至,為旋風及火熱燔燎;火氣亢盛則水氣承而製之,其氣為霜凝;陽明燥金之氣至,為物體散落,金氣亢盛則火氣承而製之,其氣溫暖;太陽寒水之氣至,為寒雪冰雹,寒水亢盛則土氣承而製之,其氣為白色塵埃。這是六氣變常的一般情況。

厥陰風木之氣至,為物體擾動,為隨風往來;少陰君火之氣至,為火焰高明,為空中有黃赤之氣色;太陰濕土之氣至,為陰氣沉滯,為白色埃塵,為晦暗不明;少陽相火之氣至,為虹電等光顯,為赤色之雲,為空中有黃赤之色;陽明燥金之氣至,為煙塵,為霜凍,為剛勁急切,為悽慘之聲;太陽寒水之氣至,為堅硬,為鋒利,為挺立。這是六氣行令的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