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躲在柴垛後邊,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心想:
“這個辦法真不錯,今後我就不用再為防水老鴨浪費時間了。”
老漢從此放下心來,隻管幹他的活兒,不再注意水老鴨了。
水老鴨第二天又飛來了,它不敢貿然飛到水塘邊,隻在稻草人的頭頂上空盤旋。它試探著飛近稻草人,看到沒有什麼動靜,幾番過後明白稻草人沒什麼用途,便放下心來,又去水塘裏啄小魚了。
過了幾天,老漢發現水老鴨來到魚塘照吃不誤,非常生氣,他又想了一個辦法,他幹脆自己裝成稻草人,一動不動地站在水邊。水老鴨再次飛來時,肆無忌憚地落在老漢的草帽上,被老漢迅速地一把捉住了。
父子養蜂
從前有個老漢很擅長養蜂,他養的蜂釀的蜜甜美可口,營養豐富,很受人們喜愛,甚至有人專門從很遠的地方來買他家的蜜。
養蜂給老漢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財富,他的家境優裕,簡直可以和官宦人家相比。
有一年,老漢不幸患病,久治不愈,去世了。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養蜂業。
隨著老漢過世,很多蜜蜂便結隊飛走了。過了些日子,又飛走一群,一年的功夫,蜜蜂已經所剩無幾了。
鄰居有位好心的老人看到這種情景,便來看望老漢的兒子,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漢的兒子把自己怎樣養蜂、取蜜的事講給他聽,老人聽完,連連搖頭:
“孩子,你父親在世時,可不是像你這樣做的。
“我親眼看到你父親侍候蜜蜂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用心。蜂房排列整齊有序,舊蜂房和新蜂房一目了然。還有蜂房的窗戶朝向哪邊都是有規律的,不可以任意調換。那時候,你父親還雇了不少人幫助照顧蜜蜂,指定五個蜂房由一個專人看護。
“你父親養蜂的情景,至今還曆曆在目。他每天不辭辛勞地觀察蜜蜂的生活,注意調節室內的溫度。稍有空閑,就圍著蜂房轉,看什麼地方該重新修補了,什麼地方該加固了,很少看到你父親無所事事。
“對養蜂我並不在行,但有些道理是一樣的。比如取蜜吧,你父親從沒有把蜂巢裏的蜜一下子取光過,每次都要留下足夠的蜜給蜜蜂享用。還有,你父親每當看見一群中出現兩個蜂王時,總是及時為它們分群,免得它們自相殘殺。
“你隻看到你父親養蜂掙下了這麼大的家業,卻不知道那是靠辛勤的勞動和智慧換來的,像你這樣隻會坐等取蜜,遲早會敗了家業。”
老人一番苦口婆心的話,老漢的兒子卻一句也沒聽進去。結果,不到三年的時光,養蜂老漢辛苦掙來的家業全被兒子揮霍一空。
人們都為之搖頭歎息。
貪心的商人
從前有一個商人,做生意賠了本,便開始出門遠遊。
這天,他來到了一片森林。這片森林由一頭獅子統治著,一隻羚羊和一隻野牛被獅子任命為自己的重臣,因為他倆跑得快,和善且又能主持公道。當獅子在森林裏一眼瞥見商人時,不禁大怒說:“你竟敢踏進我的國土?你要用性命來抵償你的大膽行為!”
羚羊和野牛看見商人發抖的樣子很是同情。野牛趕緊對獅子說:“大王,你的威名傳到了人間,你應該高興才對呢!”羚羊在一旁應和著說:“出於對國王您的信任,這個人才來到您的林子裏,他隻是來看看,我們動物在您的保護下是多麼幸福。因為人類沒有您這麼一個公正而仁慈的國王。”野牛又趕忙補充說:“看那人對您是多麼的敬畏,他竟不敢同您攀談了。”一番話說得獅子樂滋滋的。
獅子讓商人走近些。羚羊悄悄對商人說:“要想活命的話,趕快在他麵前跪下!”野牛也低聲說:“吻他的腳。”嚇得半死的商人一切照辦,這才合了獅子的意,還高興地邀請商人到林子裏麵去作客。
獅子讓商人講講人的情況,談談他自己的情況。商人終於悲傷地把自己的情況講了出來。野牛充滿同情地說:“瞧,國王,絕望和困境逼他來投奔您了。”獅子曾劫持過一個商隊,因此擁有無數的珠寶、黃金和錢。獅子把這一切都放到商人麵前說:“你喜歡什麼,盡管拿吧。”商人從沒見過這麼多的錢財,便貪婪地大把大把裝著,把全身的衣袋和背包都塞得滿滿的。他再三地謝過獅子後,便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商人償還了所欠的債務,買來了新的貨物,他的生意又興隆起來了。可自從他過上好日子後,卻一天也沒忘記獅子的財寶。他老是後悔自己當時太膽怯,竟沒有把那些可愛的財寶都拿回來。因此,他決定再去拜訪一次獅子。
當商人來到森林邊時,遇到的竟是灰狼和胡狼,他們不管商人如何解釋,依舊十分粗暴地把他拖到了國王那兒。
灰狼顯出負責的樣子說:“國王,您的規定是不準人類入內,可這個家夥卻把禁令當兒戲。”胡狼也滿腹牢騷地說:“大王,虛偽的人類我們已經領教過了,他們總是用卑鄙的手段追殺我們,大王您能饒恕這個違犯您禁令的家夥嗎?”獅子在灰狼和胡狼的挑唆下也來了火,便惱怒地對商人說:“你這個貪婪的家夥,是不是又來要我的財寶?”商人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就在這時,羚羊和野牛從遠方跑來了,他們明知商人來林子的目的,但也不願意眼看著獅子把他殺了,因此羚羊趕緊懇求說:“大王,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海裏遊的、陸上跑的,可都在稱頌著您的英明。如您把這個人殺了,那會給您帶來怎樣的聲譽呢?”野牛趁機又說:“大王,我看不如把這個人放了,也免得玷汙了您的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