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李勉葬銀(1 / 1)

李勉是唐朝人,從小喜歡讀書,並且注意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培養出了誠信儒雅的君子風度。

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不貪取不義之財。

有一次,他出外學習,住在一家旅館裏。正好遇到一個準備進京趕考的書生,也住在那裏。兩人一見如故,於是經常在一起談論古今,討論學問,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這位書生突然生病,臥床不起。李勉連忙為他請來郎中,並且按照郎中的吩咐幫他煎藥,照看著他按時服藥。一連好多天,李勉都細心照顧著病人的起居飲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書生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地惡化下去了。看著日漸虛弱的朋友,李勉非常著急,經常到附近的百姓家裏尋找民間藥方,並且常常一個人跑到山上去挖藥店裏買不到的草藥。

一天傍晚,李勉挖藥回來,先到朋友的房間,看見書生氣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陣歡喜,關切地湊到床前問:“哥哥,感覺可好一些?”

書生說:“我想,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這可能是回光返照,臨終前兄弟還有一事相求。”

李勉連忙安慰道:“哥哥別胡思亂想,今天你的氣色不是好多了麼?隻要靜心休養,不久就會好的。哥哥不必客氣,有事請講。”

書生說:“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來,幫我打開。”

李勉按照吩咐做了。

書生指著裏麵一個包袱說:“這些日子,多虧你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百兩銀子,本是趕考用的盤纏,現在用不著了。我死後,麻煩你用部分銀子替我籌辦棺木,將我安葬,其餘的都奉送給你,算我的一點心意,請千萬要收下,不然的話兄弟我到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寧的。”

李勉為了使書生安心,隻好答應收下銀子。

第二天清晨,書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遺願,買來棺木,精心為他料理後事。剩下了許多銀子,李勉一點也沒有動用,而是仔細包好,悄悄地埋在棺木下麵。

不久,書生的家屬接下李勉報喪的書信後趕到客棧。他們移出棺木後,發現了陪葬的銀子。都很吃驚。了解到銀子的來曆後,大家都被李勉的誠實守信不貪財的高尚品行所感動。

後來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廉潔自律,誠信自守,深受百姓的愛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德高望重。

如果李勉聽了書生的話,把銀子拿走的話,在當時看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書生的家人看見了會怎麼想呢?李勉此舉,既讓自己無愧於心,又堵住了悠悠眾口。

有了真誠,才隻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去了解自己。——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