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說法正亂軍中走了,出寨見皇叔,具說其事。龐統言曰:“皇叔受困,非龐統之過也。”即便起軍,東走葭萌關。人告蜀川元帥強項張任引五萬軍後襲。皇叔東到綿州,有太守張邦瑞攔住,相持二日,龐統偷路而過。東北有漢州張升攔住皇叔,兩下是山。龐統使魏延當住張邦瑞,使黃忠邀住張升。綿、漢二州夾困住皇叔,數日不能得脫。張任引五萬軍赴險處把了。龐統對皇叔說:“離此百裏有城。”即便引軍尋小路遠去雒城,三日,叩城門。城上有劉璋弟公子劉珍,認得是龐統,令眾官使箭射。詩曰:
雒城龐統中金鏃,天使英雄一命殂;
若是鳳雛應在老,三分怎肯與曹吳。
敗軍複回,見皇叔說雒城公子劉珍,亂箭射死龐統。皇叔淚下,折箭言誓:“異日此仇必報!”皇叔令糜竺引二十騎,尋小路葭萌關前,至荊州,把此事說與軍師、眾官,無有不哭者。
無十日,眾官點起軍,軍分三隊;趙雲取紫烏城,又令張飛取巴州路,軍師取葭萌關路。三隊軍,無十萬,實八萬。壽亭侯把荊州。
軍師兵離荊州,無二十裏下寨。諸葛速令張飛,附耳低語,說與張飛,將一千軍於東鎮守荊州東南,在小江岸上埋伏了;然後到三更,正北軍來至近,其軍三千,有孫夫人車內抱阿鬥,有意投東吳。張飛據鞍馬上,叫:“夫人知皇叔陷了西川,抱阿鬥走投江南!”張飛一言相責,夫人羞慚投江而死。
張飛後趕軍師,行二日,張飛在於左手下,趙雲在於右手下,軍師正西取葭萌關。
說張飛行十日,前到巴丘縣,百姓走了。張飛西南至巴州,離州四十裏下寨。有日,張飛將三萬軍,離巴州五裏,到一小江口,令人探水深淺。張飛渡江,有五裏闊,看看抵岸。巴州太守嚴顏笑問:“張飛,你不讀孫武子兵法?涉水半渡者可擊!”張飛言曰:“你不聞吾到當陽長阪坡,觀曹操百萬之軍,吾叫一聲,如同小卒。何況小溝,豈能作禍!”張飛縱馬上岸戰,嚴顏亂軍中墜馬,被張飛捉了賊軍,至林前下馬,高叫:“我聞嚴顏,西川名將;今日捉了,斬,斬!”大將聽的笑曰:“張飛不慣,吾落馬失,被其捉。大丈夫棄命於毫毛,何緣斬!”張飛指住群刀言:“嚴顏,大丈夫也!”令人去其繩索放了。
張飛又言:“西川劉璋,為君昏弱,使張鬆遠赴荊州勾皇叔,言劍關下捉張魯、馬超。聽的賊人巧說,今困皇叔綿、漢夾間,雒城射殺龐統。軍師分軍三下收其川,就勢報皇叔。”又言嚴顏:“高鳥相林而棲,賢臣擇主而佐。”嚴顏曰:“我言皇叔清德於外;張飛粗魯人也,尚然仁德。”嚴顏免死納降,張飛無恐怕之心。趕嚴顏便入巴州,筵會三日。
嚴顏獻計:“西北百裏,有白雞嶺,我尋思張飛好漢,與拒險之地;有老將王平與我相知。”嚴顏引百騎,北至白雞嶺。老將王平知嚴顏西北而至,共行奔葭萌關,知得武侯奪了關。張飛至門,令人告軍師。張飛引嚴顏來見,軍師說張飛功。
趙雲不得紫烏城。張飛問軍師為何。軍師曰:“城裏有川將,自言鐵臂將軍張益,其鋒不可當,敗了趙雲。”軍師引軍紫烏城,張益出馬。軍師著美言說張益,不從,與張飛交馬戰,三日不分勝敗,約戰千百餘合。前後一月,不得紫烏城。
皇叔綿漢夾間,死生不知。
後言鐵臂將軍張益,與眾官評議,言困住皇叔。元帥張任不知有武侯奪了葭萌關,收了巴州,取了白雞嶺,降了嚴顏,與軍師相拒一月尚不能退,此事如何。有報事人曰:“國舅引千軍來點覷葭萌關。”
紫烏城張益言:“國舅趙師道,乃朝廷賊也!”離城三十裏,迎國舅入衙管待,欲言葭萌關西川東門也,王守忠勢弱,太尉何保。張益言:“官員各守本鎮。今賊軍入界,尚在紫烏城下,不能退,豈能救葭萌關?”國舅帶酒慢罵眾官,一連三次。
張益對眾官,說劉璋暗昧,奸臣弄權。又思張鬆、法正獻川與皇叔,此人是仁德之人。當晚,眾官去趕太守張益,殺了國舅。內有趕散的人,漢軍拿住,說與軍師大喜。諸葛使兵部侍郎伊籍,美言說張益,獻了紫烏城,拜降了。軍師封張益隨軍元帥。
至西雒城,有劉珍出戰,眾官捉了,百姓獻了城。軍師問百姓,龐統屍首在何處。搜出屍首,害了劉珍,祭賽龐統,埋殯了畢。
數日,軍師引兵,西至漢州。有太守張升迎戰,被張飛捉了。
說張益,將一萬軍到綿州,太守張邦瑞與張益交戰,邦瑞大敗走,被張益使兩軍相交,殺散川軍,救了皇叔,與諸葛相見,把綿、漢州金珠賞了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