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莊公叫子突進去,對他說:“鄭國新君打發使臣來,托我把你殺了,還答應送我三座城,作為謝禮。我不忍心這麼做,因此才暗中告訴你,你可得特別小心哪!”子突跪著說:“我的生命在您手裏了,隻要您給我出個主意,我凡事都聽您的,您要什麼我就給什麼,哪兒隻是三座城呢?”宋莊公說:“你要回鄭國,必須要依賴鄭國,依賴祭足幫忙方行,咱們找他來商量著辦吧!”他就把祭足、華督一起叫進去。宋莊公說了一番動聽的言辭,表示他本來想置身事外,不願過問這件事,如果不是因為當年鄭莊公待他厚道,子突又表現傑出,他根本不願給子突出主意。不過,大家有言在先,免得以後反悔。他也不圖什麼謝禮,隻要求子突給他三座城、一百對白璧、一萬兩黃金,每年再給他兩萬石穀子就行了。子突一心想回國,就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宋莊公的條件。宋莊公是個城府很深的人,做事一向謹慎,還叫子突和祭足落款簽名,作為證據。他又怕子突和祭足各懷心誌,使鄭國不得太平,就要子突答應把鄭國的大權交給祭足掌管,又叫祭足把女兒許配給宋雍氏的兒子雍糾,再拜雍糾為鄭國的大夫。這樣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才叫子突跟著祭足悄悄回到鄭國去。
祭足回到鄭國,裝病躲在家裏。大臣們都到他家去問候。他們一見祭足臉色紅潤,衣冠整齊,都驚訝地問他:“聽說你病了,可是你的神情哪兒像病了呢?”他說:“倒不是我有病,而是咱們的國家病了!先君寵愛子突,把他托付給宋公。現在宋公派南宮長萬當大將,率領大軍護送子突回來,很快就要來攻打我們了。怎麼辦呢?”大臣們聽了這番話,你瞪著我,我瞪著你,都不敢多說。祭足又說:“想要宋國兵馬退回去,隻有立子突當國君這一個辦法。好在公子突就在這兒,咱們大家分析一下吧!”高渠彌一向支持子亶,平常跟子忽就格格不入,雖然他不是真心要幫助子突,可是廢了子忽也覺得非常痛快,於是他率先站出來,堅決地撫著寶劍說:“這是咱們國家的造化,我們願意拜見新君!”大家以為他早就跟祭足約定好了,都不免有幾分疑懼,又看到了角落裏都是武士,更是驚魂不定,不敢提出異議。祭足馬上請出子突跟大臣見了麵,他又取出預先寫好的一個奏章,叫大臣們簽了字,再送去給子忽。奏章寫著:“宋國出兵護送子突進來,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可想,隻好請主公退位。”祭足另外又偷偷寫了密信給子忽,說:“請主公暫時退避一下,將來一有機會,我一定設法來迎接您。這是我的肺腑之言,決不失信。”子忽知道自己孤立無助,就出奔到衛國去了。隨後,祭足立子突為國君,就是鄭厲公。
鄭厲公剛即位,宋莊公就打發人來給他道賀,還提醒他說話要算話,把當初許諾的東西送給宋國。鄭厲公對祭足說:“當時急著回國,他予取予求,我都答應了。現在如果真的照辦,鄭國的國庫就空了。再說剛一即位,就斷送三個城,豈不叫人笑話嗎?”祭足說:“白玉、黃金,多少先送點兒去,跟他們說:其餘的以後再補上。至於三個城,是鄭國的土地,不方便交割,幹脆改送糧食好了。”他們真的就這麼辦了。宋莊公看到這麼少的謝禮,非常生氣。他原以為子突多有出息,沒想到他當了國君,竟這般吝嗇!他立刻逼迫鄭國按照當初的約定,交付一切。他說他倒不是貪圖財物,而是要子突信守諾言,做事做人慷慨一點!這樣來來去去地折騰了好幾次。鄭國還托魯桓公輾轉說情。魯桓公也講義氣,當麵跟宋莊公談了好多次。到最後,宋莊公不但無動於衷,反而派人對魯桓公說:“這是我跟子突的事,別人管不著!”魯桓公怒不可遏,破口大罵宋莊公。然後他轉到鄭國去,聯合子突共同出兵攻打宋國。
宋莊公聽說魯國和鄭國的兵馬攻過來了,大吃一驚,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公子禦說:“打仗固然要講究兵力,也得考慮是非曲直。以前鄭伯好意收留了主公,又護送主公回國,還邀約諸侯開會,正式確定了主公的君位。這麼大的恩典,咱們不能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現在我們貪圖鄭國的謝禮,逼迫著鄭國,同時也得罪了魯國。這是咱們自己理虧,我覺得,不如跟他們講和吧!”南宮長萬不甘心,嚷著說:“對方已經打到咱們的城門底下來了,如果咱們一下都不打,就去求和,那還像個諸侯嗎?”太宰華督接著說:“這話不錯!咱們總不能示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