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公就叫南官長萬出去迎戰。雙方擺開陣勢,你來我往,交鋒了幾個回合。結果南宮長萬打了敗仗,宋國兵馬死傷慘重。宋莊公隻能眼看著鄭國人和魯國人凱旋而歸。謝禮非但沒要到,反而挨了一頓打,怎麼能甘心呢?於是他立即打發使臣到齊國去,請齊僖公出兵相助。
守國的使臣對齊僖公說:“鄭國子突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我們的主公很後悔當初送他回國。現在想邀您一起去攻打他,再叫子忽出來當君主,請您務必幫幫忙。”齊僖公本來打算把女兒嫁給子忽,雖然事情沒成,不過對他還是很有好感,就說:“子突趕走他哥哥,我也不敢苟同;但是我現在要去攻打紀國,沒辦法兼顧貴國的請求。如果貴國願意先幫我去打紀國,我一定幫貴國去打鄭國。”宋國真的就答應了齊僖公。
齊僖公又派人去約衛宣公發兵相助。衛宣公是齊僖公的女婿,不可能不幫齊僖公一把的。可是直到宋國的使臣又來約定出兵的日子,衛宣公仍然沒有派人來。衛國可能是發生什麼意外了!
過江之鯽
“過江之鯽”比喻追逐時潮的人很多。
此典出自東晉初年的一句俗語:“過江名士多於鯽。”
西晉時,司馬炎和他的集團的統治是極其腐朽的。他們不但陰險毒辣而且極端荒淫無恥。這個統治集團,不但皇室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代大官僚,就是一些大臣和高級官吏,也大都出身於東漢、曹魏以來的世家大族。他們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權利,在經濟上殘酷地剝削人民,以致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公元311年,洛陽被劉聰占據以後,北方的世家大族和各級官僚紛紛遷居江南,依靠駐守建業的琅邪王司馬睿。公元317年,晉湣帝被劉聰殺死,司馬睿在建康(建業改為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
雖然東晉王朝和西晉王朝在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但當時北方的一些知名人士懷著各種目的,抱著各種幻想紛紛來到江南,從而使人們覺得他們像成群活動的鯽魚一樣,不可勝數。
海屋添籌
這個故事是諷刺那些吹牛皮說大話的人。
此典出自《東坡誌林》。
有三位老人相遇在一起,有人詢問他們的年齡。
第一個老人說:“我的年歲已經記不清了,隻記得我年少的時候,曾和盤古有過來往。”
另一位老人說:“每當大海的水變成田疇時,我就記下一個籌碼,現在我的籌碼已經放滿了十間屋子了。”
最後一位老人說:“我所吃的仙桃不計其數,每吃一個仙桃,我就把桃核丟在昆侖山下。現在,那些丟掉的仙桃核已經和昆侖山一般高了!”
在我看來,這三位老人呀,與生命非常短促的蜉蝣和朝菌有什麼區別呢?
好大說者
“好大說者”用以諷刺那些靠吹牛皮、說大話過日子的人。
此典出自《艾子雜說》。
公孫龍求見趙惠文王時,想以誇誇其談來打動他,便向文王滔滔不絕地講起大鵬展翅、連釣六鼇之類的故事。
文王聽了,譏諷地說道:“您說的海巨鼇,我從來沒有見過,還是讓我為您講講我們趙國的一個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