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公共汽車(1 / 1)

由於受到叮叮的奚落,當當顯得有些鬱悶。

正在這時,“陸地蟹001”的電腦屏幕出現黑屏,發動機也表現出很煩躁的樣子。

叮叮低頭一看,一輛輛汽車吐出的黑色尾氣直衝天空,遮住了太陽。

當當拿出萬能電子魔盒大喊:“魔力清潔劑!”一道白光閃過,空中黑氣全部消失。

叮叮想:大家都乘公共汽車該多好呀!

公共汽車是指在城市道路上沿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公共汽車的外形一般為長方形,有窗,設置座位,又稱為公交車、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簡稱,台灣地區又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為巴士。

公共交通運輸的起源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一位退休軍官在法國開辦了一個蒸汽機磨麵坊,為將蒸汽機排出的熱水供人洗澡,他興建了公眾浴場,並提供往返市中心的四輪馬車服務。他逐漸發現沿途的人們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馬車,於是便開辦了穿梭於各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沿途乘客和郵政自由使用。

1831年,英國人沃爾特·漢考克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裝有發動機的公共汽車。這輛公共汽車以蒸汽機為動力裝置,可載客10人,並在倫敦到特拉福之間試運營。很快,以汽油發動機作為動力的公共汽車代替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公共汽車。最早製造出汽油發動機公共汽車的是德國的奔馳汽車公司。長途公共汽車則源於美國,1910年~1925年間,美國開辟了很多長途公共汽車線路,把沒有鐵路的地區連接起來。早期的公共汽車正常情況下可載客20人左右。

公共汽車種類眾多,如小公共汽車(此類車外形尺寸小,乘坐人數較少,一般為8~1 5人),旅遊車(旅行遊覽用的汽車),單車(即隻有一節車廂的公共電、汽車),通道式公共汽車(即二節或三節車廂以活絡方式連接,且車廂相通的公共汽車),雙層公共汽車(有上、下兩個乘坐空間的公共汽車),低地板式公共汽車(一種地板高度比常規低很多的公共汽車);無軌電車(通過外界輸電線供電,無軌道的電動公共車輛),有軌電車(由外界輸電線供電,采用輪軌運轉方式的電動公共車輛),長途公共汽車(在城市與較遠地區間使用的公共汽車)等。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地域不斷擴大,城市對公共交通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這就要求公共交通企業投入更多的公共汽車以滿足需求。一方麵,公共交通具有占道少、運量大、效率高、節省、環保等優點;另一方麵,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代表了城市中大多數人的利益,特別是能為低收入階層提供交通出行的便利。因此,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已成為城市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由於城市人口過密,中心區過度膨脹,交通擁堵問題一直是大部分城市麵臨的難題。世界各國都曾以各種手段來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包括擴建道路,增加交通設施,但都沒有取得明顯效果。人們逐漸認識到公共交通的優越性,把優先發展公交作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重要手段。如北京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發展公共交通:按時段劃分公共汽車專用車道;加大公交車票價格的打折力度;學生憑證可低至二折等等。政策實施以來,交通狀況改善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