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熱氣球(1 / 1)

看到前人為了實現飛天夢想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叮叮內心湧起一股股衝動,他也要像楊利偉叔叔那樣成為一個航天人。

他捧起電子魔盒,喊了聲:“陸地蟹001!”一道亮光直衝天空。“陸地蟹001”帶著叮叮在空中平穩行駛。突然他看到一個熱氣球搖搖欲墜。

原來固定氣球的一根纜繩斷了,上麵的人正在拚命控製方向,然而無濟於事,氣球飛快地向下墜去。

就在這危急時刻,叮叮大喊:“魔盒千機變!”頓時萬能電子魔盒噴出一道強力黏合劑把斷了的纜繩牢牢接好。

熱氣球,靠空氣受熱產生升(浮)力而上升,是一種無動力裝置的航空器,由氣囊和吊在氣囊下麵的吊籃或吊艙組成。其氣囊用尼龍或滌綸縫製,球體的織物材料有很薄的塗層,以保證其透氣量極小的特性;球體多為水滴狀(也有異形的),球體上方有一個可以拉開的放氣口(閥),下方有很大的開口,以使其能及時充進新鮮空氣,排出空氣,球體下方由鋼索連接懸掛著吊籃;吊籃上方用支架固定著燃燒器,通過管道與吊籃中燃料瓶相連,飛行員手操縱燃燒器開關,液化氣燃燒的巨大火焰從球體下方的開口處向球體內噴射,通過調整球內溫度,以控製熱氣球的升與降。

中國在10世紀時就以紙糊燈籠下燃鬆脂得以升空作為軍事信號,這種鬆脂燈(又名孔明燈)就是一種原始的熱氣球。

18世紀中葉,法國造紙商蒙格菲爾兄弟,從燃燒碎紙片時紙屑紛飛的現象中得到啟發,把紙袋拿到火上方,紙袋竟也像紙屑那樣騰空而起。小實驗的成功,激勵了兄弟二人考慮具有現代意義上的氣球。1783年6月4日,蒙格菲爾兄弟以燃燒濕稻草、碎羊毛和腐肉產生的熱空氣,充滿了用麻布和紙製成的一個直徑達10米的熱氣球。氣球慢慢升了起來,飄然飛行了8分鍾。世界上第一個熱氣球就這樣誕生了。乘坐蒙格菲爾兄弟製造的氣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隻公雞、一隻山羊還有一隻小鴨。航行1.5英裏後安然落下,羊、雞、鴨居然安然無恙。

熱氣球的升空為人類對天空及大氣的科學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比如空氣隨高度升高密度小、濕度和壓力降低等都是用氣球探測後得知的。又如監測大氣汙染等,氣球飛行對早期的大氣研究預報、探險、環球飛行等起到了其他航空器不可替代的作用。

1783年11月21日,蒙格菲爾兄弟將他們精心製作的高22米、直徑達15米的熱氣球放到巴黎市中心,兩名法國青年羅傑和戴爾蘭德在人群的歡呼聲中爬進了氣球,升空1千米,飛行時間25分鍾,飛行距離10千米後,越過巴黎上空,安全降落,創造了熱氣球首次載人升空的曆史。從此以後,乘氣球飛行成為了一個熱潮。

熱氣球盛行一時之後,人們很快發現製造熱氣不僅太麻煩,而且熱氣在空中也容易冷卻,人們就開始考慮能不能用別的氣體來代替熱氣,這種想法在氫氣發現以後得以實現。氫氣,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一位,是最輕的一種氣體。1783年12月7日,法國物理學家傑克·查理製造的氫氣球在巴黎維多利亞廣場上騰空而起。由查理親自控製的氫氣球時而高高飛起,時而低空滑翔,有時他和地麵上的人握手,然後騰空而起,做了各種表演之後,安全降落。後來,氣球研究進一步發展。1785年,法國布當夏爾和美國傑弗裏斯在查理式氣球上安裝了舵,成功地飛越了多佛海峽。

熱氣球十分方便,無需公路、鐵路設施,並且靈活快捷,有著廣闊的交通前景,但現在交通用途並不十分普遍,需要我們付出積極的勞動加以改進。

世界上第一個氫氣球誕生在1780年,法國化學家布拉克把氫氣灌入豬膀胱中,製得世界上第一個氫氣球。現在,氫氣球多作為娛樂喜慶時的工具,由於氫氣易燃燒爆炸,玩氫氣球時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尤其在人口密集區存有大量氫氣球,就要當心自身的安全。現在氣球充氦氣的比較多,因為氦氣是惰性氣體,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