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有效說服,世界都聽你的(1)(2 / 3)

一天,有位化妝品推銷員上門推銷,女房主說:“這些化妝品,我不需要。”這位推銷員巧妙隨聲道:“沒事,你人很有氣質,不化妝也很美麗。”女房主聽後大悅。這位推銷員接著說:“為防止日曬,應該……”話未說完,女房主已經把錢遞給了她。其實,說服他人也很簡單,隻要用“心”,講求方式方法,便能輕而易舉。

而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由於不熟悉、不了解的緣故,大多數人很難在一開始就打成一片,產生共鳴。這就需要我們走“心”——首先用“心”引導他人與自己快樂交流;其次,在溝通中,盡量摸準脈搏,找準關鍵,最好談他人感興趣的話題,並在談話間,用“心”拿捏自己的意圖。如此,便能使他人在愉快的談話中讚同你的想法,認同你的觀點,繼而達到說服他人的目的。

2.把你的想法植入對方的頭腦

生活在當代的社會,說服別人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生存技巧。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需要你說服的對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親朋好友,可能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客戶或顧客……可以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種說服與被說服之中。

麵對這些,我們該如何巧妙地應對?該如何愉悅地說服他人?這就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地把你的想法植入對方的頭腦。隻有讓對方了解、感知、認同了你的這些想法,並讓他認為你做事情完全是為他而做,那麼,他才會信服於你。可是如何將你的想法植入對方的頭腦,並成功說服對方?這需要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人著想,隻有將自己的這種想法植入他人的頭腦,才能使他人消除疑慮和放下芥蒂,臣服於你。而這種規律和技巧,需要我們在具體的生活工作中,在複雜的人際交往中去細致地把握和總結,否則你的說服就很難達到完美的效果。

一個牧民養了很多羊。他的鄰居是個獵戶,家裏養了一群獵狗。這些獵狗生性凶猛,經常翻越圍牆,突襲並咬傷牧場裏的羊群。對此,牧民多次請求獵戶把狗看好,避免再次發生此事。獵戶雖然口頭上答應,但是平時管束還是依舊如常,沒隔幾天,他家獵狗再次越過柵欄,跳進牧場橫衝直撞,導致多隻小羊咬傷撞傷。

見此,牧民實在忍無可忍,隻好將此事告訴當地的法官,希望法官出麵來處理這件事。聰明的法官聽了他的控訴,也清楚了事情原委,於是沉思了一下,然後對他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也可以發布命令讓他把狗鎖起來。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就會失去一個朋友,多一個敵人。我想知道,你是願意和敵人作鄰居,還是和朋友作鄰居?”

“當然選擇和朋友作為鄰居了。”牧民斬釘截鐵地說。

“既然這樣,那我幫你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一定要按照我所說的去辦。這樣的話,不僅可以使你的羊群不再受獵狗的侵擾,還可以為你爭取到一個友好的鄰居。”法官笑了笑,然後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牧民。對此,牧民表示很認同,也很樂意去做這件事。

一回到牧場,牧民便按照法官出的主意,細致地挑選了3隻可愛的小羊,滿懷誠意地送給了獵戶家的3個兒子。孩子們看到可愛溫順的小羊,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他們每天放學後,都呆在家裏與小羊玩耍嬉戲,並把小羊照顧得很好。自從有了小羊,獵戶擔心獵狗會傷害它們,於是便做了個大鐵籠,把獵狗老老實實地給關了起來。從此,牧民的羊群再也沒有受到獵狗的騷擾。

為了感謝牧民送羊的好意,獵戶也開始將自己製作的各種野味送給牧民品嚐,牧民也不吝嗇,時常用羊肉和奶酪回贈獵戶。就這樣,兩家成了睦鄰友好的典範,獵戶和牧民也成為了好朋友。

法官之所以能說服牧民送羊給獵戶,正是基於他對牧民的心理訴求的精準把控和對牧民利益的長遠考慮。在此基礎上,法官將自己的切實想法告訴牧民,是站在牧民利益的角度,為牧民長遠著想,使牧民能夠在第一時間感知這樣做,利大於弊,不但能解決當前問題,還能結交到一個好鄰居、好朋友。這便是這則故事的價值所在。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對方是誰,要想成功說服對方,其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將自己的想法植入對方頭腦,讓對方感覺你在為對方著想,並讓他也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