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別以為你是誰(1 / 1)

當年,他從大學中文係畢業。在很多同學無處安放自己的前途時,他卻憑借自己那厚厚的作品剪貼本,沒費多大周折便在一家報社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雖然那家報社名氣不是很大,還算不上一個“大秤分金,小秤分銀”的單位,但他很知足。

那一年的他二十四歲,風華正茂,命運鋪在他的麵前,像五彩的錦緞,熠熠生輝。

五年後,通過他的努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坐上了編輯部主任的位子。同時,在工作之餘,他沒有放棄自己對文學的追求,於是一篇篇描寫親情、愛情和人生百態的散文和小小說出現在各種報刊上。他成功了,連續兩年被一家全國相當有名的雜誌被評為最佳撰稿人。之後,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風中的承諾》散文集。文聯也非常關注他,在散文集出版發行之際,為他舉行了隆重的作品研討會和該書的發行儀式,晚報還以此用了半個版麵的篇幅向市民介紹了這位璀璨的新星。

同事的吹捧、一些讀者的美譽、領導的讚揚,使二十九歲的他開始膨脹起來,有了一種天很高,地很闊的感覺。

一次,當地師專文學社請他去做一場報告,並極力安排他在學校裏搞一個簽名售書儀式,他欣然應允了。

那天下午,可能是個周末的緣故,能容納四百人的禮堂裏坐了一半稍微多一點。他有點失落,但還是興致盎然地和同學們講起了如何積累素材、如何突出文學中的人性問題。

結束後,開始簽名售書。

盡管簽名售書的場麵沒有他想像得那樣熱烈,但由於他的作品青春氣息非常濃厚,能夠引起青年學生的共鳴,因此,不到一個小時,他帶來的50多本書便賣完了。每賣出一本,他就會在扉頁上題上自己的名字,龍飛鳳舞的,他對自己的硬筆書法有相當的自信。

他點上一支煙,正準備收拾一下和學校領導出去。這時,夕陽的餘暉中,又有兩個女孩來到了他的簽名售書點。

“還有書嗎?”那個穿著方格裙子的女孩問道。

“沒有了,你們來得晚了點……”他一邊吹著煙,一邊回答。

“那你什麼時候還要來呢?”旁邊的女孩問。

“可能近期不來了,你們要書的話,可以留下聯係方式。”他說。

“那算了,你給我們簽個名吧……”穿著方格裙子的女孩一邊從後邊把背包拽過來,一邊從裏邊掏出一個硬皮筆記本,封麵上有一個調皮的卡通兔。

她把本子打開放到他的麵前。他打開拿起筆,流利地在上麵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遞給了女孩。

女孩拿過來,仔細看了看,臉上閃現了奇怪的色彩。

“你不是齊鳴嗎?”她眨巴著眼睛,上下打量他。

“怎麼了,我不是,我的名字在上邊啊!”他一下子意識到了什麼,臉上很不自在,身上也火燒火燎的。

“你的名字,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算我們今天有緣啊……”兩個女孩笑著,把筆記本塞到背包裏,走了。

他尷尬地望著她們的遠去的背影。他看到,當兩個女孩走到教學樓拐角處時,那個方格裙子的女孩好像從包裏掏出了那個本子,然後撕下了一張紙,揉了揉,隨手扔進了垃圾箱,他的眼睛就像被針紮了一樣。

過了一會,他來到垃圾箱前。找到了那張被揉成團的紙,打開一看,上邊自己的簽名張牙舞爪,非常恐怖。

當天,他揣著那張紙,不知懷著怎樣的心情回到了家。

當晚,他把那張紙壓平,裝進了鏡框,就放在自己的電腦前。

又一個五年,一部近70萬字的長篇小說橫空出世。作品在國家級文學期刊進行了連載。當年,獲得了年度最佳長篇小說獎。

小說的作者正是他。

前一段時間,省電視台對他進行了專訪。當問到他,哪一件事對他的文學之路影響最大時,他從包裏拿出了鑲有自己簽名的鏡框,對著鏡頭講了這個“別以為你是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