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感謝自卑(1 / 1)

雪小禪是我喜愛的專欄作家,前幾天偶然讀到她的《感謝我的自卑》,文章開頭這樣寫道:“我曾經是個很自卑的人,即使現在,自卑還常常在,我覺得很多地方不如人。”雪小禪善於用理性的筆觸抒寫細膩的情感,這樣一位禪意的睿智女子,內心深處也有自卑情緒嗎?

我不由得閱讀下去,讀到最後一句“感謝我的自卑,它讓我越挫越勇,讓我永遠覺得不如別人,讓我不敢停步,讓我在人生路上,一路堅強。”時,覺得雪小禪的這段內心獨白瞬間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名人也有一顆自卑的心,這不足為奇。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從小相貌醜陋,他就是自己筆下自卑的醜小鴨。言情小說家瓊瑤也坦誠自己的自卑感:“談起自卑感,我覺得這三個字,一直到現在,還常常纏繞著我……”他們並沒有因自卑而自暴自棄,反而保持謙虛與謹慎的心態,堅持以勤補拙、揚長避短,以不懈的努力與執著的追求戰勝內心的卑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

長沙嶽麓書院大門前建有一座供人休憩觀賞的亭子,名曰自卑亭,據說自卑亭亭名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就是說,君子的道德修養好比遠行與登高,需從近處與低處開始。在當今這個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時代,自卑亭屹立綠蔭深處,提醒世人去除浮躁,保持謙卑的心態,不斷地完善與修正自我。

前些天朋友聚會,遇到了同學安婕,她長發素裙,美麗的側影讓人怦然心動,我微笑舉杯,“安婕,上學時你可是咱們班的班花。”她抬頭看我,眼睛裏藏著一個問號:“不會吧,那時我學習不好,一直很自卑,時常羨慕你成績優秀。”我整個人震動了一下,原來平凡的我也曾被別人拿去比較,並暗暗羨慕過。當年的我特別害羞,隻好把讀書當作一種救贖,直到現在我仍然不夠自信,在許多人麵前發言會緊張、臉紅、手足無措。現在回過頭來想,我要感謝自卑,讓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地樹立目標,體會戰勝怯懦的快樂。

周國平在《智慧與人品》中說:“我相信,天才骨子裏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著一段屈辱的曆史。”相比眼高於頂的自負者,自卑的人更讓人感覺親切可信。許多自卑的人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自卑讓他們無暇旁顧,隻能風雨兼程地一路奔跑,自卑不僅沒有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反而化為一股積極向上的動力,引領他們最終超越自卑,步向自信的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