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最喜歡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1)(3 / 3)

當然,這隻是一個玩笑。

我們起床困難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做著毫無興趣的工作。如果換一份非常熱愛的工作,相信每天都能歡跳著起床,然後精神飽滿地出發,準備大幹一場。

蘋果公司倡導員工熱愛工作,在給每一位新入職員工的入職信中,這樣寫道:

有一種工作隻是工作,有一種工作是你終生的追求。

這種工作草木皆情,由你全情打造。這種工作你從來不會妥協,這種工作也會讓你甘願犧牲周末。你可以在蘋果找到這樣的工作。在這裏的人們不會閑庭信步,他們到這裏擊水三千。

他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一些不同的東西。

一些重要的東西,那些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得到的東西。

歡迎來到蘋果。

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充滿希望的。做著一份自己毫無興趣,甚至很討厭的工作,那一定是痛苦的。有這樣一句話,叫作“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要沉重”,足以看出,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有多麼痛苦。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就要開始這樣的痛苦之旅,又如何能一躍而起呢?

我有一個朋友,師範大學畢業,順理成章地就做了老師。可是,在從事這份工作的過程中,他非常痛苦。因為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在講堂上經常會出現“卡帶”的現象,為此,他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老師在上麵‘暫停’,學生在下麵竊竊私語”的現象。時間一久,他開始懷疑自己根本不是做老師的料,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工作的積極性也變得很差,甚至開始找各種理由向學校請假。

其實,他是一個很具有繪畫天賦的人,在中學讀書的時候,他的畫作就多次得過獎。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他終於鼓起勇氣選擇了辭職,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從事平麵設計工作。在這份新工作中,他把自己的藝術美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找到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工作,再也不是痛苦的,而是讓他每天早晨醒來就迫不及待去做的一件偉大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隻有找對工作,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才能真正點燃心中的激情,也才能真正激活自己的創造力。

工作,你若隻是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必然覺得索然無味。工作,你若懷著一顆熱愛的心去麵對,付出的越多,收獲的就越多。

GE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在24年裏堅持每周工作100小時,按標準的每周40小時計算,他已經完成了60年的工作量。他何以能做到這等的勤奮?或者說,這僅僅是勤奮驅使嗎?我想更多的原因在於,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把工作看作像生命一樣重要了。

其實,當你真正熱愛一份工作的時候,工作就已經不單單是工作,而是一種畢生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奇跡發生都不足為怪。

我遇到過一些人,他們起初對自己的工作隻是表現出淡淡的興趣,但是,當他們全身心投入到這份工作中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太喜歡這份工作了,慶幸自己沒有草草地就選擇跳槽。這就告訴我們,一份熱愛的工作也需要一顆發現的心靈,用心去感受你的工作,喜歡,就努力付出;討厭,就果斷跳槽。但前提是,你真的認清了自己的喜好。一句話,工作需要尋找,內心需要發現,人生需要激情。

4讓身體和靈魂聯結起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隻有找到自己的靈魂,聆聽靈魂真正的需求,進而實現身體和靈魂的合二為一,才能走出一條真正能夠揮灑自如的快意人生路。

有人說,現代人或許能夠把事情做得很棒,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做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充滿了智慧,但做完之後又總是陷入深深的空虛。於是,他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忙碌,工作、交際、看電影等,以此來回避內心的空虛。

忙碌著卻依然感到空虛,這是為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源自身體和靈魂的分離。他們的身體,包括生理意義上的肉身和精神意義上的大腦,都是處於忙碌狀態,並且這種忙碌也換來了優異的成績。但問題在於,他們的心靈並不能認可、接受和讚賞這些成就,所以,身體雖然獲得豐收,心靈卻是收獲甚微甚至一無所獲的,是處於一種“so sorry”——“我很難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