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張死氣沉沉的臉,你會是什麼感覺?會不會恨不得上去抽他一嘴巴?那麼,當我們懷著一顆死氣沉沉的心來麵對人生時,你覺得人生會如何招待我們?不用說,它是一定不會盛情款待我們的。
想要人生精彩,自己先要充滿活力。即使麵對生活中的不幸,也依然能樂觀向前。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樂觀精神,就很值得學習。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家中被盜,丟失了很多東西。他的一位朋友得知後,趕緊寫了一封信,勸他不要太在意。
羅斯福在給這位朋友的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換作是我們遭遇家中被盜,是不是早已經怒火朝天了?其實,人生路上,有很多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不如懷一顆樂觀的心淡然處之。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你能改變的,這是最明智也是最好的選擇。
樂觀是希望之花,能賜予我們神奇的力量。在困難麵前,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悲觀的人看到的就隻是困難。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如果老是低頭看下麵,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變得悲觀。所以,不管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應該昂起高貴的頭顱,迎著陽光的方向前行。
被譽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的巴爾紮克,更是用他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人隻要懷有一顆燦爛向陽的心,再灰暗的人生也能迎來陽光明媚的一天。
在成名之前,巴爾紮克其實也經曆了一個艱難的奮鬥過程,但無論多麼艱難,他的內心始終都是充滿陽光的。
他原本是學習法律的,可是在大學畢業後偏偏想當作家,對此,父親極力反對,一直勸告他去當一名律師。可是,巴爾紮克全然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開始了自己的作家之路,父子關係也因此鬧的很僵。
不久之後,父親就斷然拒絕了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而他寄出去的作品也被一個接一個地退了回來。很快,巴爾紮克負債累累,生活完全陷入了困境。最艱難的時候,他的一日三餐都是幹麵包和白開水。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懷有一顆樂觀向陽的心,每當吃飯的時候,他就在桌子上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等字樣,然後在美好的想象中完成一次狼吞虎咽的“享受”。
而且,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裏,他竟然不惜花費700法郎買下了一根珍貴的手杖,並在手杖上寫下了“我終將粉碎一切障礙”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可謂是氣壯山河,我想正是靠著這樣一種精神,他才取得了後來的傑出成就。
巴爾紮克說過:“困難,對於弱者來說是一個萬丈深淵,對於強者來說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可見,他正是靠著一顆陽光的心把種種困難化作了最寶貴的財富。
其實,誰的人生路上沒有一點灰色調呢?在求學、工作或者創業的各個方麵,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挫折,但不能遇到挫折就低頭認命,而應該拿出一顆樂觀的心,去迎接困難,戰勝困難。實際上,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隻有被困難戰勝的人。你越是樂觀,你戰勝困難的勇氣就越強大,你的力量和智慧也會隨之迸發。相反,你越是悲觀,你的勇氣、力量和智慧也會偃旗息鼓。
都說“樂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能做到樂觀,根本原因在於不相信樂觀的力量,覺得樂觀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欺騙。其實真的是這樣嗎?樂觀連科學無法攻克的癌症都可以戰勝,想想吧,一顆樂觀向陽的心到底有多麼強大的力量。
5跟沉湎過去裹足不前的自己說再見
人生,裹足不前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人意識不到自己的裹足不前,更更可怕的是人盡管意識到自己的裹足不前卻不以為然。
有多少人,沉湎在過去而走不出來;有多少人,深陷在過去的痛苦中難以自拔;又有多少人,被日日重複的機械式生活牢牢困住,難以掙脫。怎麼辦?跟過去說再見,讓自己清零,唯有如此,才能在一個嶄新的起點上續寫全新的未來。
接下來的這個小故事,很簡單,但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有一天,一位在大學講解禪學的教授來請教南隱禪師。教授進門就問:“大師,什麼是禪?”南隱禪師並未急著回答,而是請教授先坐下來。
南隱禪師端上一壺茶,倒向教授麵前的杯子中,杯子滿了,南隱禪師像是毫無察覺,繼續在倒茶。見此狀,教授趕緊伸手製止,並說:“滿了滿了!大師不要再倒了!”
南隱禪師這才停下來,氣定神閑、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的頭腦裏已經裝滿了對禪的看法,還來請教我什麼是禪,你如果真的想聽我說說什麼是禪,要先把你的杯子倒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