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回信中,蘇東坡不僅把章敦認作老友,還真誠地勸告他如何在逆境中調整心態、保養身體。
蘇東坡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充滿愛的心,即使是對待自己半輩子的仇人,他依然是懷著滿滿的善意。反觀我們,是不是經常因為一點人與人之間的小矛盾,就對這世界充滿恨意了呢?其實,世界不可能盡是我們想象中的模樣,人生也不可能如期待中那樣一帆風順,唯有懷一顆樂觀的心,才能發現美好,才能樂享幸福的一生。
梵高說過,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再平凡的生活也需要愛,再艱難的歲月裏也要愛著,隻有心中有愛,才能看到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8讓每一個當下完好無損
時間就是生命,可是我們有哪一刻是真的視時間為生命的呢?我們深知生命的寶貴,但從時間的角度講,生命不正是由一分一秒的時間組成的一條長河嗎?浪費時間的人,時間也將把他給廢掉。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人的一生看似漫長,實際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人生其實隻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個今天,每一個當下。
從前,有一個商隊騎著駱駝在沙漠中前行,突然,不知是從何處傳來一個神秘的聲音:“抓一把沙子放在口袋裏吧,它會變成金子。”
有人聽見了,不屑一顧,覺得這純粹就是胡言亂語。有的人半信半疑,但還是順手抓了一把放在口袋裏。還有一些人,他們對沙子變金子深信不疑,於是抓了盡可能多的沙子裝在口袋裏。這群人在沙漠中繼續前行著,沒有抓沙子的人走得很輕鬆,抓了很多沙子的人走得很辛苦。
終於,在很多天之後,他們走出了沙漠,這個時候,抓了沙子的人打開口袋,發現真的全都變成了金子。
這個故事暗示了什麼呢?其實,時間就像沙漠裏的沙子,隻有那些緊緊抓住了時間的人,才能收獲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才能實現人生的夢想。不願緊緊抓住時間的人,雖然過得輕鬆又瀟灑,但卻注定了要一無所獲。
不要說“明天我一定怎麼怎麼樣”,明天很多,明天也很遠,我們能抓住的隻有“今天”,隻有“這一刻”。怎樣才算抓住“這一刻”呢?來看看這個故事吧:
有一個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報紙,突然,一陣風吹來,把他新買的帽子給吹跑了,他正要起身去追,就看到帽子掉落到了漫無邊際的大海裏。他摸了一下頭頂,便繼續看報紙了。這時,不遠處的一個人對著他喊道:“先生,你的帽子掉到海裏了!”“知道,謝謝!”然後又繼續看他的報紙。可是,那人又喊起來:“先生,那帽子可值幾十美元呢!”
“是的,我正在考慮怎樣賺錢再買一頂呢!帽子丟了,我很心疼,可它還能回來嗎?”說完那人又繼續看起報紙來。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顯然是一個真正懂得抓住現在的人。人生難免會失去一些東西,甚至是一些珍貴的東西,但是既然已經失去了,再怎麼懊悔也是徒勞無功,最重要的是,這還會白白浪費掉更多“今天”的寶貴時光。聰明的人,絕不應該去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對嗎?德國詩人布萊希特曾說過,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歎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到卻不那麼容易。想想吧,我們花費在懊悔過去上的時間是不是已經太多了?
當然,必須承認,人總有迷茫的時候,特別是當實現夢想之路遇到困難之時,手足無措也是難免的。但這絕不是“不作為”的理由,真正珍惜時間的人,一定會有他珍惜“這一刻”的做法。有一個小和尚,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
在一座寺廟裏,住持有一群虔誠的弟子。有一次,住持想要檢驗一下弟子們對佛法的理解程度,就吩咐弟子們每人去南山砍一捆柴回來。
弟子們出發了,可是,當他們走到南山腳下時,發現一條河擋住了去路。大概是因為近日連降大雨,洪水也從山頂奔流而下。看到這種情景,弟子們紛紛搖頭,隨後便調轉方向返回寺廟了。
見到住持,弟子們都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住持看到他們兩手空空也便明白了其中的緣故。但是有一個小和尚,卻是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住持問:“你何故如此高興?”小和尚說:“師傅,過不了河,無法砍柴,我見河邊正好有棵蘋果樹,便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回來了。”
後來,這個小和尚成了住持大師的衣缽傳人。
小和尚是智慧的,他的智慧在於他懂得變通,在這條路行不通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轉向另一條路,而不是傻傻地讓時間之水嘩嘩流走。
人生不可能完美,但你可以選擇讓每一個當下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