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次,作家畢淑敏到一所大學去演講。那一天,畢淑敏一走上講台,就不斷有紙條遞上來,不一會兒,就堆積成了一座小山。畢淑敏一邊演講,一邊在心中默默猜測,不知道這小山堆一樣的紙條裏藏著怎樣的思想炸彈。
演講結束,進入回答問題環節。畢淑敏拿起一張紙條,隻見上麵寫著: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畢淑敏為大家念完這個紙條時,台下一片沉寂,畢淑敏說:“這個問題提得太好了,今天,在這裏,我將非常負責地對大家說,我思索的結果就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台下的人先是驚愕,繼而是雷鳴般的掌聲。畢淑敏說,那是她這一生中聽到過的最激烈的掌聲。
緊接著,畢淑敏用手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說道:“大家先別急著給我掌聲,沒錯,我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個意義!”畢淑敏老師說完,台下又是掌聲雷動。
人生原本沒有意義,而我們有義務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畢淑敏老師的總結是如此的智慧。的確,為原本蒼白的人生賦予意義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曾經有一則報道,是關於美國一個普通警察的故事。20歲出頭的年紀,他開始了自己的警察生涯,他接手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一個奸殺案。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被一名歹徒強奸並殺害。
可是,過了許久,警局也沒能破獲這個案子。對於這個案件,大家都不再抱以信心,但隻有這個年輕的警察,他一想起那個受害的小姑娘那張天真無邪的臉龐,就覺得愧對於她,與此同時,他更覺得有一張邪惡的臉在嘲諷他。於是,他一個人開始了漫長的破案生涯。在兼顧其他案情的同時,他一有時間就為那個奸殺案奔走在大街小巷。他的同事和上司都以為他瘋了,甚至有人罵他是白癡、傻瓜。但是,他仍然孤獨地前行著。即便是在退休以後,他仍然沒有放棄。
終於,在70歲那一年,終於將那個逍遙法外幾十年的歹徒繩之以法了。
有人問這個警察:“你一生就做了這一件事,你覺得值不值?”他說:“我覺得很值,我使那些歹徒知道什麼是法律的尊嚴。一個人一生隻要做好一件事,就不算白活。”
這個故事真是耐人尋味,人生在世,你可以有很多選擇,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將麵對各種考驗和誘惑。也許,你沒有機會成為喬布斯、馬雲一樣為世界留下大價值的人物,你仍然可以選擇認真做好一件事,就像上麵這個故事裏的警察一樣,這也是一種人生價值。
在當下這個社會,人心浮躁,金錢為上,好像誰擁有更多金錢誰的人生就更有價值。真的是這樣嗎?我記得林語堂說過,人生最大的騙子有三個,那就是名、利、權。這並不是叫我們去拒絕名利權,而是教導我們不要把名利權當作目標,而是看作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和方式。所以,你可以選擇和追求成為一個有錢人,但有錢人絕不是價值的代言詞。人,應該為夢想而活,為價值而活。
一個優秀的作家,為世界留下精神財富。
一名優秀的教師,為世界培養無數人才。
一個優秀的醫生,為千萬生命保駕護航。
……
我們,可以很平凡,但拒絕沒有價值的人生。
3若你一事無成,是因為你沒有去做
行動力到底有多重要?一個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實施,另外一個方案是一流的實施加三流的Idea,投資人往往選擇一流的實施加三流的Idea。
同樣都是一生,有人在人生的盡頭收獲的是事業有成,有人懷抱的卻是一事無成,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有人說是機遇,說機遇這東西可遇而不可求,遇到機遇的人,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飛黃騰達了,而那些等不到機遇的人,就隻能繼續著平凡的人生;有人說是背景,說那些家庭背景強大、人際關係強悍的人,往往更容易登上事業的巔峰;還有人說是才能,認為有的人天生就是幹事業的人,而有的人,天生就是窮人命。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事無成真的是因為我們命該如此?絕不是,其實,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他們曾經也是和我們一樣平凡的人,他們能夠成就和我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是因為他們更加有行動力,機遇來臨時,他們果斷地伸手去抓住,而我們,還在猶豫、徘徊,還在考慮種種的風險、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