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正式拜師學習繪畫,已經是27歲了。這個時候,他是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過著十分淒苦的日子。也正是因此,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像別人一樣慢慢學,他一天當兩天,甚至當三天四天用,拚命地學。再加上老師的悉心指點,很快,齊白石就進入了文人雅士的社交圈子。這個時候的他,畫藝漸長,眼界漸寬,決定賣畫為生。〖JP+1]
57歲那一年,齊白石仍然是一個遠近無名的畫家。這一年,他闊別家人成為一個“北漂”。在北京,他靠賣畫勉強維持生計,完全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他並不絕望,仍是努力地作畫。幸而,他遇到了陳師曾。陳師曾對齊白石的畫作大為讚賞,兩人也很快成為莫逆之交。此後,陳師曾應邀去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攜帶齊白石花卉、山水數幅,供展覽出售。沒想到,畫一掛出來,便銷售一空。從此,齊白石的繪畫藝術終於得到了世人的肯定。
不過,此時的齊白石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開始了他長達10年的“變法之路”。從1920年到1929年間,齊白石閉門謝客,潛心研究,不斷摸索適應自己才秉、氣質和學養的藝術道路。就是在這10年之後,齊白石的藝術道路達到一個破繭而出、大放異彩的境界。
成名以後的齊白石,人人敬佩,但齊白石的成功之路,不可謂不漫長。不過,在這悠悠幾十載的奮鬥路上,齊白石一直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他相信水到渠成,也相信皇天定不會辜負有心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夢想,而是缺少一種默默努力的淡定精神。事實上,一個人越是急著要結果,他的內心越是浮躁,這就意味著他很難真正投入到這場為夢想而戰的漫漫征途中。隻有靜下心來,才能全身心地付出,才能真正不斷地提升自己。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才配得上時光的饋贈。
在英國,有一個叫布裏格姆的年輕人,22歲大學畢業後來到劍橋,希望能成為一名教師。選擇這座城市,是因為他覺得這座城市因劍橋而變得底蘊深厚,能在這裏做一名教師是無上光榮的。然而,他向多所中學發出求職簡曆,無一回應。他降低要求,把簡曆投向小學,結果還是一樣。
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中,心情也糟糕透了。就在這時,他得知劍橋市要招聘一批清潔工,任務就是打掃大街,保持城市的潔淨,給遊客留一個好印象。他猶豫了許久,最後還是報名了。
當清潔工之初他覺得很不適應,畢竟這個職業和自己的教師夢想差距太大了。可是很快,他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因為在工作的間隙,他常常聽街邊的一些老人聊城市的曆史以及許多秘聞。劍橋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但是很多東西已經少有人知道了,而這正是遊客所需要的。耳濡目染的他,對這座城市的曆史越來越了解。
一次,有幾個遊客向他問路,他不僅給遊客指引了道路,還講解了這條路的由來和曆史淵源。遊客一下被他生動的講解吸引了,非要他當導遊,他當然也沒有讓遊客失望。由於他口才不錯,加上對劍橋的熱愛和理解,漸漸的,盡管他還是一個清潔工,卻也是名聲大震的一名導遊了。以至於後來許多人來劍橋旅遊,指名道姓讓他來導遊。不久,布裏格姆獲得了“藍章導遊”的資格,這是這座城市授予最優秀導遊的榮譽。不僅如此,他還成了民俗博物館的主席,獲得了劍橋大學授予的“榮譽文學碩士”的殊榮。要知道,另一個獲此殊榮是的比爾·蓋茨。
這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故事啊,一個清潔工靠著自己對城市的熱愛,憑著自己不斷學習的精神,神奇地蛻變成為一座城市最受歡迎的導遊。時光何以對一個清潔工如此地盛情款待?不是因為別的,而正是因為他默默地付出和努力。下一次,當你羨慕別人的豐收之前,先問問自己付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