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愛斯基摩人存放食物的方法十分簡單,隻是隨地一扔,因為無論扔到什麼地方,食物都不會變質。做飯之前,隻要用熱水解凍就可以了。
現在好了,有了冰箱,做飯之前解凍的這道程序就可以省了。愛斯基摩人非常高興,很快當地的其他居民也開始使用起了冰箱。
沃特森成功了,他的成功在於他改變了自己的定式思維:冰箱除了冷凍食物這一作用之外,還能防止食物冷凍起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說到底,還是思維決定行為。當你手裏拿著錘子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成了釘子。這是一種思維定式,就像警察看誰都像小偷、壞蛋,老師看誰都想教育幾句一樣。思維定式害死人,許多人之所以想不開,想不到,就是因為陷入了思維定式中。隻要打破了思維定式,我們就會看到別樣的風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跡。
4不要妄圖證明給一萬個人看,隻有一個人懂就夠了
妄圖證明自己,而一味地去取悅別人,最終隻會喪失真正的自己。與其如此,不如取悅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他不能,而是因為他想取悅所有的人,結果一事無成。美國著名導演比爾·寇斯比在談及成功的秘訣時,曾這樣說道:“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訣,不過我可以確定失敗的教訓,就是做人不要取悅所有的人。”正如比爾·寇斯比所說,如果你想取悅所有人,必定平庸一生。
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有許多,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奢望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因為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一天,有人跑到孔子跟前求教:“聽說某人住在某地,他的鄰裏相親都十分喜歡他,沒有一個人討厭他,你認為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回答道:“這樣的人雖然十分難得,但是我認為,倘若能讓所有品行好的人都喜歡他,讓所有品行不好的人都厭惡他,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不要奢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凡事要有自己的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管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總會有人欣賞你。當然,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是不可能的,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討厭也並非易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麵的評價,因此我們不能隻看到杯子空了一半,還要看到杯子的另一半是滿著的。對於他人的指責,要虛心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沒必要因此使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對於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倘若他發現了你的錯誤,應該積極改正,倘若是誤會,可以向對方解釋,如果解釋不清,就不要浪費時間去解釋,不妨敬而遠之,如果敬而遠之還是不行,那就避而遠之。
妄圖證明自己,而一味地去取悅別人,最終隻會喪失真正的自己。與其如此,不如取悅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宋丹丹1984年入行,1990年成名。她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男孩,是看對方臉色的,總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麵展現在他麵前,所以取悅他。結了婚以後,取悅丈夫,希望他能愛自己。甚至一度將“我夠好吧?”當成自己的口頭禪。但這常常使她感到被輕視。
不僅如此,作為一名演員,她總是想在觀眾麵前展示自己美麗的一麵。一次,她突然發現右臉頰上有一道皺紋,這讓她嚇了一跳。於是,她照鏡子的次數更加頻繁了。再拍戲的時候,宋丹丹會對燈光師說:“上板,上板,把我拍得年輕些。”可她心裏還是不放心,她就問導演:“我多大了?”導演回答:“你16歲。”宋丹丹說:“那不行,再來,我要13歲。”
經曆過婚姻的起起落落,事業的起起伏伏,現在的宋丹丹,愈發的坦然和豁達。現在的她會說:“這就是我!”現在的她不虛偽,不逢迎,誰都不取悅了,喜歡跟誰在一起就在一起,不再勉強自己跟不喜歡的人一起,舒舒服服,自由自在。而這卻讓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不管時間和生活會讓她失去什麼,她永遠都不會失去自己。
宋丹丹的修煉所得,其實與2000多年前的孔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你不可能同時得到所有人的喜歡。”確實,生命是有限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必取悅他人。倘若在繁縟的生活中總是過於擔心他人的眼光,處處謹小慎微,不敢大施拳腳,必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