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猴子也有爺爺,猴子的爺爺告誡子孫一旦搶到帽子千萬不要被人騙回去。這樣一來,環境和問題都發生了改變,再用老經驗就行不通了,必然遭受失敗。
前人的經驗固然寶貴,但時代是變化的,我們不僅要繼承,還應該要創造性地改造這些經驗,使之變成我們自己的更加實際的寶貴財富。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是瞬息萬變的,無論我們是否察覺,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尋求變通。不一樣的是,善於變通的人越變越好,離成功越來越近;而不善於變通的人,離成功越來越遠。
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時代在改變,我們卻一成不變。如果隻是一味地墨守成規,遲早會被淘汰。或許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是可以改變現在;或許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是我們能夠改變我們自己。
6別讓當下的迷茫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一個人如果連夢想都不敢奢望,就隻能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漫無目的地飄蕩。
人的一生如同樹木。一棵樹從一棵小樹苗到長成參天大樹,就好像一個人從嬰孩成長為一個大人一樣。難道樹經曆的風雨比我們少嗎?不是。在每一個重要的階段,樹都會麵臨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樹沒有“七情六欲”嗎?不是。隻要是生命都會經曆生老病死,生長繁殖,所以說樹也有“七情六欲”。
然而,與樹相比,我們人好像更容易在人生的旅途中迷茫。我們總是在走彎路、碰壁、無所作為,甚至會因為一個決定而躊躇不已。可樹卻能一直往上生長,長得筆直,長得枝繁葉茂。原因是什麼?因為不管經曆什麼,樹總會向有陽光的地方走去,並且堅定不移。
倘若說陽光是樹的夢想,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或者說,你有夢想嗎?如果連自己都不懂,連自己到底要幹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想都沒有想過,能不迷茫嗎?
張靜從小不愛讀書。高中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學了藝術體操成了體育生,後來高考沒考好,無緣體育院校,隻好進了西安一家大專學習動畫設計。畢業後,張靜回老家嚐試過幾份工作,比如超市推銷員,公司文員,建築工地人員,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在爸媽的安排下,張靜在家附近的機關單位裏做了臨時行政人員,一直待到現在。
前幾天,張靜與許久未見的好友聚餐,好友見她一副頹廢的樣子,就問起原因。張靜愣了一會說:“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我一直好迷茫。”見她一臉難過,朋友就跟她聊了起來。
朋友:“你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你知道將來你想做什麼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那你有什麼夢想和目標嗎?”
張靜:“不知道。”
朋友:“那你願意一直這樣下去嗎?”
張靜用力搖搖頭:“當然不。”
你是不是也處於張靜的狀態之中?不懂、不知,卻又不甘心,於是隻能一直迷茫著?你迷茫,是因為,你連一個夢想都沒有。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一個人如果連夢想都不敢奢望,就隻能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小小塵埃,漫無目的地飄蕩。我們再看看身邊的那棵樹,它總是在努力接近陽光,每時每刻,從不間斷。
夢想是動力之源。倘若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或者現在的行為和努力是為了以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便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每個人都會充滿動力,充滿激情。
就像下麵這個故事所昭示的那樣:
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這時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牆。”
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
第三個人一邊砌牆一邊哼著小曲,他的笑容很燦爛:“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片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明亮的辦公室裏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為前兩個人的老板。
由此可見,你的夢想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有多大。有夢想的人是努力和快樂的。盡管他在砌一堵牆,但他的夢想是一個新的城市,而這就是他動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