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或許隻隔了一層薄薄的紙(1)(2 / 3)

很多時候,你缺少的不是夢想,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你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堅持不懈的態度。有時成與敗僅有一線之隔,許多改變就在於下一秒的堅持。當你還能承受的時候,就別輕易說放棄,堅持或許很辛苦,但放棄可能將是終生的遺憾。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兄弟,他們住在80層樓。有一天,他們從外麵旅行回來發現大樓停電了!盡管背著大包的行李,但此時的他們別無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

兄弟兩個背著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層時,他們開始感到累了,哥哥說:“行李太重了,不如我們把行李放在這裏,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把行李放在第20層,感覺輕鬆多了。

兄弟倆有說有笑地繼續往上爬,可是好景不長,到了40層,他們實在累了。想到才爬了一半,他們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沒有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層。爬到60層時,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還是別吵了,繼續爬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爬樓,終於80層了!兄弟二人非常高興,想開門的時候發現鑰匙留在了20層的行李包中了……

這個故事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20歲以前,我們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背負了太多的壓力,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也不夠穩定,所以步履難免不穩。20歲以後,拋卻種種壓力,卸下包袱,開始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生活了20年。可到了40歲時卻發現青春不再,年華已逝,難免產生很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抱怨這個、遺憾那個,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步入花甲之年,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抱怨了,還是好好珍惜餘下的時光吧!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餘年。當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發現自己好像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

原來,我們的夢想留在了20歲,還沒有完成。如果當初在追求夢想的時候,再堅持一下,是不是結局就不一樣了?

傑克·倫敦出生在美國舊金山一個貧困家庭,他從小就立誌當一個偉大的作家。然而不幸的是,傑克·倫敦10歲那年家中慘遭變故,他隻能輟學。小小年紀的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賣報紙掙錢補貼家用。

後來,傑克·倫敦去了一家罐頭廠打工,每天重複著枯燥而又乏味的工作,但這並沒有改變他的初衷,隻要一有時間,他就一頭紮進書海裏。一遇到什麼好的詞句,他就馬上寫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為了方便記憶,他還把這些東西製作成卡片,貼在牆上,插在鏡子縫裏,掛在晾衣繩上。

在24歲之前,傑克·倫敦一直在半工半讀,直到有一天,他覺得是時候專心寫作了。可是,一切並沒有他想象的那般順利,盡管他的作品質量很好,但寄出去的稿子還是被一一退了回來。傑克·倫敦非常納悶,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得到的卻是一地的衰草。在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之後,他開始動搖了,難道自己真的不適合寫作嗎?

一天,傑克·倫敦出門散心時經過一個采石場,看到一個工人正敲打著一塊石頭。那人揮舞著有力的雙臂,一錘接一錘地敲打著石頭。雖然那位工人很賣力,可石頭卻怎麼敲也敲不爛,敲打了十幾下後,他已汗流浹背。傑克·倫敦心想,這個人實在太傻了,就算再敲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幹脆放棄算了。然而,令傑克·倫敦吃驚的是,當工人敲下第三十二錘的時候,石塊“砰”的一聲斷裂了。傑克·倫敦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他忽然想明白了,原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地堅持,就像砸石塊一樣,之前的那三十一錘看似沒有用,實則已經一點點地破壞了石塊的內部結構,換句話而言,他每砸一錘就距離成功近了一步。雖然他的稿子不斷被退回,但這並不能表明自己之前的努力沒有用,隻要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會成功的。

正是因為抱著這樣的信念,傑克·倫敦繼續寫作,每完成一部作品,或是有什麼體悟,他都會有一種成就感,因為他知道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就這樣,傑克·倫敦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傑克·倫敦在1900年的時候終於衝破了層層迷霧,見到了久違的陽光,他出版的小說集《狼子》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他又出版了多部作品,成了享譽全球的高產作家,被譽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